打造硬科技硬实力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逐步攻克难关

   2020-09-01 捷配仪器仪表网中国铸造网3720
核心提示:  “硬科技”,是对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
  “硬科技”,是对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中的高精尖原创技术的统称。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的标尺,也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工程建设,正在逐渐提升我国的科研威望。在仪器领域,我国正积极通过集中力量发展高端制造业,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目标是要建设稳态强磁场极端实验条件,以便满足我国物理、化学、材料、生命科学等多学科前沿探索对于稳态强磁场等极端实验条件的需要。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工程方案,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工期为五年,但从第三年起陆续建成的实验装置可以先期投入试运行,进入“边建设、边运行”阶段。
 
  2017年6月,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项目通过了由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的工艺验收、工艺鉴定,并给出工艺鉴定意见。最后,专家组一致认为:稳态强磁场装置磁体技术和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7年9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在合肥通过验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之后第五个拥有稳态强磁场的国家。据了解,目前该装置已建成3台场强创世界纪录的水冷磁体,建成场强排名全球第二的40T级混合磁体,将向45T的世界纪录发起冲击。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采取“边建设边运行”的创新模式,在科研成果、人才队伍、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2017年底,中国科学院下发《关于授予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决定》,共奖励10个研究集体和个人。“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研究集体”名列其中。
 
  近日,在合肥科学岛上,世界第二台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正在运行。相关负责人称,目前该稳态强磁场产生的磁场强度为42.9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80万倍。“准备今年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条件,让其磁场强度达到45万高斯,比肩美国的稳态强磁场装置,达到世界最强。”
 
  纵观我国稳态强磁场实验室装置成果历程,去年9月,我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正式竣工,通过验收。据介绍,迄今为止,已有170多个用户单位的1600多个课题组在该装置上开展科学研究,并已产出若干原创性科学成果。着实为我国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所谓科技造就未来,当前世界竞争格局正在改变,新兴技术的崛起让科技产业的发展动向更趋于智能化、便携化、绿色化。牢牢围绕“硬科技打造硬实力”这一主题,我国高端装备引进渐渐开始走出国门。对于仪器行业而言,让国产仪器不断提高自身科技实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样是一条正确的选择道路。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