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团队在镁合金塑性变形介观模型研究上获重要进展

   2020-09-01 第一压铸网中国铸造网3770
核心提示:一百多年来,交大人用知识和智慧创造累累硕果,谱写了近现代史上的诸多第一。这是人才培养的智慧、科学研究

 一百多年来,交大人用知识和智慧创造累累硕果,谱写了近现代史上的诸多“第一”。这是人才培养的智慧、科学研究的智慧、服务社会的智慧、为国争光的智慧。新闻网特推出“交大智慧”专栏,聚焦交大人的智慧之光,展现交大人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60e-fyssmme6531668
Dw---fyssmme6531701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董杰教授团队和德国马普钢铁所Dierk Raabe教授团队合作在镁合金塑性变形介观模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利用晶体塑性模型描述镁合金变形过程中的位错滑移变形机制,利用相场模型描述孪晶形核、扩展和长大行为,建立了首个适用于密排六方金属材料的可同步描述位错与孪生机制的耦合晶体塑性-相场全场模型。该模型为研究镁合金在复杂边界条件下的塑性变形机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剪应力下镁多晶的微观组织、剪切应力和基面位错密度演化过程

研究论文“An integrated crystal plasticity-phase field model for spatially resolved twin nucleation, propagation, and growth in hexagonal materials”(https://doi.org/10.1016/j.ijplas.2018.03.009)发表在国际顶级塑性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博士生刘传来为第一作者,董杰教授和马普钢铁研究所Martin Diehl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董杰教授团队和Dierk Raabe教授团队将继续合作完善该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深入研究镁合金的室温、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及裂纹扩展和材料失效机制。

近年来,在丁文江院士的大力支持下,董杰教授团队在镁合金塑性变形机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已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上发表了3篇论文。另外两篇分别是,靳丽副教授发表了原位研究镁合金三点弯曲变形机理方面的论文“In-situ investiga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plasticity of two magnesium alloys during three-point bending. Jin Li, Jie Dong*, Jie Sun, Alan A Lu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72 (2015) 218-232”(https://doi.org/10.1016/j.ijplas.2015.05.010);董帅博士发表了镁合金循环变形机理及疲劳损伤方面的论文“Characteristic cyclic plastic deformation in ZK60 magnesium alloy. Shuai Dong, Qin Yu, Yanyao Jiang*, Jie Dong*, Li Jin, Fenghua Wang, Wenjiang 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91 (2017) 25-47”(https://doi.org/10.1016/j.ijplas.2017.01.005)。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