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昨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前日发布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时“缺席”的社会融资规模。盛松成在采访中表示,上半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7.7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了大约4000亿。
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为53.5%,同比低4.1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占比同比下降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活动时,被媒体追问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当时周行长回答,现有的货币政策无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7月13日,央行通过媒体渠道用数据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表示上半年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远高于大企业,并且指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的支持力度并没有减少,还是保持了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盛松成在采访中表示,上半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7.7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了大约4000亿。人民币贷款的占比继续下降,下降到大约54%左右。记者根据公开数据计算,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55.7%。
“实际上社会融资规模是每个月都可以统计出来的,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早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中,央行人士曾谈及,每个月公布社会融资规模的意义不是很大,因此还是按季度公布。
据央行数据,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同比少增3225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也就是说,二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了3.51万亿,比一季度少增了0.68万亿。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同比少增4497亿元。据一季数据可算出二季度增加1.93万亿元,比一季度少增了约3100亿。
由于缺乏2010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的数据,接受采访的人士还很难对上半年7.7万亿的数字做出具体评论。但盛松成今年4月曾透露,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意味着今年这一指标将在14万亿左右,基本与去年14.27万亿的规模持平。
央行此前表示,社会融资总量统计口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来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从一季度公布的数据看,社会融资规模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分项。不过此次除了人民币贷款,其他分项盛松成并未详细说明。
此前央行金融统计数据公布了上半年外币贷款增加513亿美元(约合3320亿元人民币),一季度增加额为270亿美元。而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企业债共计发行126只,发行总量为1427.48亿元,同比增长73.61%,公司债发行总规模则达到了559亿元,可转债发行总规模则达到了295.2亿元。A股IPO、增发(含定向与公开)以及配股募集资金共计达到了4111.16亿元。
央行“自辩” 为调控正名
经历了上半年的加息和调高存款准备金洗礼后,有关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央行的紧缩政策被广为议论,支持紧缩与反对紧缩的讨论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