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城市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30290
核心提示:一、北湖城市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层次。北湖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总趋势:即随经济不断发展,一

    一、北湖城市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层次。北湖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总趋势:即随经济不断发展,一产业、二产业比重下降,三产业比重随人均水平提高而大幅增大。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5.9%下降到2009年的4.1%;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51.4%下降到2009年的45.4%;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42.7%上升到2009年的50.5%。我区2009年与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增加率分别为-1.8、-6.0、+7.8个百分点。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0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为3.9:39.7:56.4,2009年为3.0 : 37.3 : 59.7,依此计算出章贡区2009年与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增加率分别为-0.9、-2.4、+3.3个百分点。我区与章贡区同比,09年与05年三次产业增加率分别高出-0.9、-3.6、+4.5个百分点。
表1 北湖区与章贡区三次产业比重比较表
序号
区名
2005年产业比重%
2009年产业比重%
09年比05年
产业比重增长率%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1
北湖区
5.9
51.4
42.7
4.1
45.4
50.5
-1.8
-6.0
+7.8
2
章贡区
3.9
39.7
56.4
3.0
37.3
59.7
-0.9
-2.4
+3.3
1-2的差
+2.0
+11.7
-13.7
+1.1
+8.1
-9.2
-0.9
-3.6
+4.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区05、09年一、二产业比重均比章贡区大,第三产业比重则小,产业结构没有章贡区优,但我区一、二产业比重均在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则在不断上升;同时,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步伐我区比章贡快,与其差距在不断缩小。
  (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2005年为44.3%, 2009年因金融危机等原因下降到40%;2005年城市化水平为74.1%,2009年为81.25%,提高7.15%。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北湖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789万元,比上年增长129.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61673万元。
   章贡区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9.07亿元,同比增长42.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9.51亿元,同比增长33.1%(见表2)。
  (四)社会消费。落实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2009年,我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7157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988591万元,增长19.7%;住宿餐饮业328566万元,增长20.5%。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40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7.5%。 章贡区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66亿元,同比增长18.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拉动为主,住宿餐饮增长较快。批发零售市场繁荣活跃,实现零售额68.18亿元,增长18.4%,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6.7个百分点。住宿餐饮持续走旺,实现零售额7.28亿元,增长23.3%,拉动零售总额增长2.2个百分点。分规模看,限下单位拉动为主,限上单位增长较快。限下单位及个体实现零售额55.27亿元,增长16.7%,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2.5个百分点。限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0.19亿元,增长25.3%,拉动零售总额增长6.4个百分点。分商品看,食品、饮料、烟酒、服装、家电等商品旺销。
  表2  北湖区与章贡区投资及消费情况比较一览表
序号
区名
固定资产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批发零售贸易业
住宿餐饮业
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金额
(亿元)
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
北湖区
54.18
129.2
6.17
131.72
19.9
98.86
19.7
32.86
20.5
2
章贡区
89.07
42.2
19.51
75.66
18.9
68.18
18.4
7.28
23.3
1-2的差
-34.09
+87.0
-13.34
156.06
+1
30.68
1.3
25.58
-2.8
 
[nextpage]
   (四)采掘业发展快。2009年全区采掘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比重为27.5%,高出郴州市2%。全区原煤100.7万吨,比2005年72.7万吨提高38.51%;石墨63.1万吨,比2005年下降19.9%;白银692吨,比2005年提高119.6%;铅7.1万吨,比2005年提高338.3%。由此可见,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在2010年前是我区工业的重要力量,且单一的采选业向矿产品精深加工业转化有了一定的进展。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三产比重仍然偏低。2009年,北湖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4%,比全省平均水平(40.9%)、张家界(61.59%)、长沙(44.64%)、怀化(44.45%)、湘西(43.75%)、永州(40.33%)、邵阳(39.05%)、益阳(38.15%)分别高9.64、-11.05、5.9、6.09、6.79、10.21、10.49、12.39个百分点,但比章贡区低9.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还有待提高,内部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
   (二)企业规模仍然偏小。在以民营经济为支撑的经济背景下,全区经济中规模化企业严重缺乏,产品的质量、技术不高,依靠劳动力进行简单的重复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比较集中。
  (三)经济运行质量仍然不高。200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43.50亿元,财政收入8.0078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57%,比重分别比全国(20.11%)、全省(11.64%)、全市(9.51%)低14.54、6.07、3.94个百分点。
2009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9元,比全国17175元低1926元、全省15084元高165元、全市13727元高1522元,居全市第___位;农民人均纯收入7307元,比全国5153元、全省4910元、全市4519元分别高2154、2397、2788元,居全市第___位。
  (四)产业平台发展问题
  1、区级招商平台搭建困难重重。一是北湖区无一家园区获省发改部门批准,即使是被省委、省政府列入省重点物流园区的“湘南国际物流园”也未获得省发改部门认可,导致区内三大园区无身份享受省级园区相关优惠政策,步履维艰。二是区级园区待遇与市级园区相差悬殊,我区城区现有市有色工业园、市经开发区、湘南国际物流园、石盖塘工业小区四个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物流园、石盖塘小区是区级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物流园已成为郴州乃至湘南的物流中心,石盖塘小区已成为有色金属深加工、工业制造项目洼地,但两个园区的发展尤其艰难,其投资仅仅依靠区财政及自身融资,在土地经营、税收等方面所享有的政策与市级园区具有天壤之别。如:近期市政府决定于10月份开始向市经开区、有色园下放市级行政管理权限,各县、市也将于明年初下放,而湘南国际物流园却被暂缓下放;市产业引导资金我区三大园区分文未予,而市财政对园区企业税收却按68:32索取。相关政策的实施直接造成四个同城园区招商引资执行能力和收益率上的巨大反差,造成物流园与石盖塘工业小区在园区开发上的“短腿”。
  2、外部竞争激烈,比较成本优势不高。目前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热情都很高,都想分一杯羹,兄弟县很多地区都在做承接工作,有很多都比我们做得好;广东实施“双转移” 战略,把其沿海产业转移到粤北、粤西地区,控制外流;改造提质的郴资桂高等级公路半小时经济圈、市县区财政新体制、省直管县新政,将周边兄弟县市优势成倍放大,而我区依靠的行政城区优势则被严重削弱;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用地、用水、用电、用工、标准厂房建设及租金等方面的成本核算比较,我们的优势明显不足。
 
[nextpage]
  三、对推进北湖新型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1、请求市委、市政府对北湖区招商引进的重大项目给予倾斜并配套相应的财税政策,提高区级招商积极性。
  2、请求市政府切实解决区级招商平台身份职能问题。一是建议市委、市政府根据同城同待遇原则,参照市经开区、有色园赋予湘南国际物流园(含石盖塘工业小区、华塘智通科技产业园)市级行政管理权限,下发行使相关权限的“4号公章”;二是请市政府要求市发改委协调省发改委下发《关于批准设立湘南国际物流园的批复》,将石盖塘工业小区、智通科技产业园挂靠物流园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三是明确北湖区园区均可享受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园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郴发〔2010〕5号)第六条第12款“2010年至2011年,园区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市级部分,按超基数部分的70%返还园区财政。园区规划内项目用地的出让净收入,两年内全额返还园区财政”等相关优惠政策。
  3、坚持内外兼修,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一是强“内修”,进一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生活设施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土地储备和标准厂房的建设,做到企业来了能落脚,看了能满意。二是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相关职能部门要拿出干劲,积极“招企业、要政策”。要充分掌握沿海产业转移的动向,充分利用一切关系上门洽谈。
  4、强力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
  (1)      加快中央商务区的提质建设,启动步步高(郴州)中心城项目建设,按“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的原则,推进郴州迎宾路和周边地区开发,积极引导战略投资者,打造郴城新的商贸服务板块。
  (2)      尽快完成金阳广场、水晶城建设项目、铜锣湾商业广场项目、五岭新天地二期工程、天润商业广场等项目,引导周边县区居民住宅消费和商业资源向我区流动。
  (3)      加快城区社区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力争完成主城区5家社区菜市场的标准化改造,新建1家社区集贸市场。
  (4)      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结合新网工程的实施,推进标准化农家店改造和乡镇连锁超市建设;引导配送企业加大投入,初步建立健全符合要求的商品配送网络。
  (5)      大力推进家电下乡工作,全面推进下乡家电产品店面直补工作,刺激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大幅增长。
  (6)      加快专业化市场建设,启动北湖区再生资源交易和综合利用处理基地、农资市场建设,对城区石材综合加工生产商贸物流市场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并择址招商。
  (7)      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步伐,从2010年开始,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全区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服务配套、设施完善、体系健全的农村四大流通网络建设(工业品销售网络、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网络、农产品购销网络、再生资源购销网络)。
  5、加快推进大湘南物流中心建设
  (1)  以湘南国际物流园为核心和平台,围绕“打造集第三方物流综合服务、铁海联运服务、公路口岸、农产品出口集中验放、商贸物流、物流增值服务、物流信息平台和城市物流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的战略目标,重点推进园区基础建设和项目建设。
  (2)  加快湘南国际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启动园区二期基础设施,依托郴州公路口岸和规划中的铁路口岸,加强区域通关合作,进一步强化园区配套服务功能特别是口岸服务功能,推动郴州与广东省、上海市区域间“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直通式放行”通关模式全面实现。
  (3)  加快供港澳及出口农产品集中验放场建设,完成“集中验放场”配套的检验检疫熏蒸处理场建设,进行水产品分区、动物产品分区、食品分区、果蔬分区、办公配套区建设,一期工程完工并在年底运营。
  (4)  启动广铁集团货物运输战略装车点——郴州货运南站的项目建设工程,着力打造“铁海联运”平台,完成集装箱堆场、贷运仓库、货运站场等建设。
  (5)  加快义捷粮油冷链物流项目建设,扩大完善公路口岸配套服务场地与设施,抓好检验检疫平台、综合大楼和物流信息平台项目建设。
  (6)  启动整个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建设工程,着力构建区域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提高全区物流服务业的现代化作业水平,保障物流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推动北湖物流业的高速发展。
  (7)  加快园区项目建设步伐,争取年内引进郴州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三年内争取上海期货交易所在郴州设立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同时,年内争取引进郴州汽车城建设项目。
  (8)  整合郴州现有货运资源与市场,着力打造郴州公路货运中心,以此为核心,跟进建设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有利于物流资源综合利用与协调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机制。
  6、全速推进旅游休闲服务业发展
  明确北湖旅游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定位,充分结合“高铁经济”特性。一是以中心城区为基点,将核心城区建设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都市休闲游中心。二是大力发展西线旅游的大仰天湖景区和小埠古村景区。三是大力发展近郊农业生态休闲游和温泉游,重点提质发展龙女温泉景区,加快梦里故乡农业生态休闲园的改造。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