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技术垄断 中国工程机械重点企业利润大增八成

   2020-09-01 互联网李玛莉6900
核心提示:据报道,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3月,工程机械行业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三成

   据报道,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3月,工程机械行业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三成,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超过八成。另外,行业出口等其它多项指标表现也比较亮眼。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一批高端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中国工程机械设备快速高端化

   几个月前,直径15.8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春风号”在郑州下线,这是国内同类盾构机中直径最大的产品。“春风号”由中铁装备等单位联合研制,中铁装备设计研究总院泥水盾构所所长贺开伟说,有了这台装备,中国这一类的隧道挖掘机械一下子排到了世界前几位。

   贺开伟表示:“从行业技术来说,这台设备有比较重要的两个典型技术在行业内是领先的。因为以前直径14米以上设备多半是国外进口,“春风号”研制成功,相当于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

   盾构机只是中国工程机械设备快速高端化的一个案例。中国最大吨位的700吨液压挖掘机等产品最近也密集下线,受到广泛关注。

行业竞争力快速拉升

   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3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重点企业营收接近1000亿元,同比增长29.2%,利润总额超过8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2.1%。从销量看,行业9种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4.4%。其中,汽车起重机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24.5%,这两种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都超过三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把行业快速发展归因于政策持续发力,他表示:“特别是新的基础设施补短板的政策,拉动了工程机械行业增长。还有环保排放新规出台,促进了二手工程机械的加快更新,目前存量市场被新机械替换周期已经到来,也增加了工程机械的市场需求。再有就是‘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促进了工程机械产品的出口。”

   而在政策背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研发、创新、服务等一系列能力快速提高,是拉升行业竞争力的内生因素。参与过工程施工的人都知道,耐寒能力是对工程机械的一大考验,而我国的柳工起重机等产品已经多次进出南极,经受了极寒考验。

   柳工集团董事长曾光安说:“在极寒状况下,工程机械它不光是机器不能用,钢板都会开裂。就这样花了大概一年多时间,把在零下50度以下的工程机械所需要的一些特殊的材料和技术整完了。”

   作为重型装备,工程机械容易给人留下“傻大笨粗”的联想。实际上,我国工程机械正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比如,三一集团持续投资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中联重科发布“云谷”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徐工集团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已经连接了68万台设备,涉及一千多家企业。

   徐工信息首席执行官张启亮介绍:“平台通过模型和算法,能预知未来设备的故障。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能看到设备位置、运营状态、工作情况,通过我们的技术来帮助客户提升它的运营效率,增加设备的收益。我们也可以为这些设备厂家提供主动服务,及时维修和及时保养。”

行业全年销售收入预计增长10%以上

   二季度,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延续强势增长。几天前,2019国际工程机械主机企业采购对接大会在长沙举行,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等六家企业现场签约金额超过94亿元,让一些外国企业很羡慕。苏子孟判断,行业全年销售收入增长将达两位数,“2019年,在国家稳增长等政策的推动下,内需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出口也都会有所增加。我们预计全行业销售收入全年可以增长10%以上,企业的利润总额也会保持稳定增长,研发制造和盈利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