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警惕汽车界的“达芬奇”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7160
核心提示:中国铸造网:5年前,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达·芬奇密码》风靡全球,凶杀案的现场,留下了令人困惑的悬

    中国铸造网:5年前,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达·芬奇密码》风靡全球,凶杀案的现场,留下了令人困惑的悬疑密码。而一切的线索,则隐藏在达.芬奇的画中。就在上周,一个名为“达芬奇”的家具品牌的公关说明会,因为其总经理拙劣的表演,更是引发网络疯传新版蒙娜丽莎和《达芬奇的眼泪》恶搞。

    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出现后,一个很好的公关公司,将达芬奇揭露了出来。一贯自称国内高端家具品牌的“达芬奇”伪造产地一事被曝光,一时舆论哗然。这种宣称是从意大利原装进口、一套沙发动辄卖到30多万的国际超级品牌家具,实际是在东莞生产!在国内生产后,厂家把这些家具运往意大利,再从意大利运回上海,从而完成了从国产到进口的华丽转身。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花高价买了这些假“洋货”。

    据说,东莞遍地皆是“达芬奇”,几千元就能注册。“这事我们好多年前就知道了,只是现在才曝出来。”东莞市橄榄树家具公司总经理马一博感叹道,业内对达芬奇家居在东莞的生产情况早已熟知。

    其实,这种“偷天换日”的情况不只存在于家具行业,车市里面显然也有一些浑水摸鱼的“达芬奇”,只不过采用的手段不同,他们惯用的是“包装血统”和“混淆产地”。

    所谓“包装血统”,就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把本来是土品牌的东西包装成拥有高贵洋血统的洋品牌,这种手法跟“达芬奇”有异曲同工之妙。“包装血统”的典范应该是上汽的荣威。如果你打开荣威的官网,非常显眼的一句宣传语会映入你的眼帘:“英伦豪车风范,隽永车身造型”、“经典英伦雪茄型车身,琢以一气呵成的精刚隽长镀铬腰线,完美世袭英式优雅内蕴。”俨然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副英国绅士的派头。但实际上荣威并不是英国的品牌,而只是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自主品牌轿车,至于它的标志也是仿造罗孚的标志设计——两只扶着华表的狮子。

    另外一个“包装血统”的高手是青年莲花。提到青年莲花汽车,不少人会误以为浙江青年汽车生产的“青年莲花”就是与法拉利、保时捷等豪华品牌齐名的世界著名跑车品牌LotusCars。其实二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青年莲花只是与英国莲花汽车的持有者马来西亚汽车厂商宝腾汽车有合作而已。虽然青年莲花并不是莲花汽车亲生,但青年莲花显然有意拉近他们与莲花汽车的关系。因此无论在宣传还是在营销上,青年莲花仍处处与“莲花”拉关系,不仅在其官网战略合作一栏称“悬挂莲花标志,并在莲花技术平台上制造”,通过混淆“莲花工程”和“莲花汽车”的概念,有意模糊其与莲花汽车关系。甚至在车展上,青年汽车还曾将真正的莲花汽车与其生产的轿车一同展出。

    其他诸如“凯越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美国车?”的争论早前便开始,至今依然还能被经常提起。除了君威和君越以外,无论上海通用生产的微型车雪佛兰乐驰,小型车雪佛兰乐骋,乐风,紧凑级车别克凯越(excelle),乃至中级轿车雪佛兰景程都不是纯粹的通用车型,其实它们都是来自韩国大宇的造车平台,而且这些车基本都仅在中国销售。其中,别克凯越因为悬挂着代表“高档”的别克车标而深受中国人喜爱,其实它的原型是韩国大宇的Lacetti汽车,一款紧凑级轿车冠以豪华轿车品牌销售实属挂羊头卖狗肉。美国别克根本没有生产过凯越,凯越的代号“excelle”原本应该属于别克英朗。

   

    除了上面这种挂羊头卖狗肉——血统上的包装,消费者在国内买车的时候,还有可能遇见的一种情况是根本搞不清楚进口汽车的生产地点,这一点跟“达芬奇”也有些类似。当你开着进口的奔驰、宝马、大众、丰田汽车的时候,你可能没有注意,这些车并非你想象中的由德国、日本生产,而是产自其他国家。以泰国为例,包括丰田、本田、宝马等在内的国际汽车巨头已经在泰国建立了十几条生产线。而宝马在亚洲唯一的一条7系生产组装线,也坐落于泰国。中国消费者买到的进口车,有相当部分产自泰国、墨西哥等国家。而汽车的原产地标记只是在发动机室上或车辆底部等地用小字标记,或者用车号码标记,消费者很难确认。甚至还有卖家也不知道原产地或欺瞒消费者的情况。

    当然,我们不是说泰国生产的丰田就不好,事实上各个汽车企业都制定了一整套标准来保证自己各个生产厂的质量一致。可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应该得到保证,至少花了这么多钱他们应该知道自己买的车是哪个国家生产的。

    这几年里,车市有一个有趣现象,越是紧俏需要加价才能得手的车,如Q5、如X6、如CRV、如途观、如卡宴,排队的趋之若鹜的越多。越是优惠的打折的商家咬牙让利恨不得免费白送的车,越是无人问津。这或许是层出不穷的“达芬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跟风消费赔上血本也要上,还是怕吃亏上当地板上的免费午餐也不捡呢。

    车市里的“达芬奇”对消费者的损害是明显的。怎么预防?当然还是从制度和法律上更加严格。汽车产品宣传的时候,应该严禁对消费者误导。至于进口汽车原产地的,韩国就规定从2012年开始,所有进口车都要标出原产地。这或许是保证消费者权益的好办法吧。

    近年来,我们俨然已成“汽车大国”,但汽车界的“达芬奇”,影响更大,缺乏关键技术和整车集成技术的技术攻关,依靠所谓局部自主、自主合作、自主联合、结构性自主的方式扩大自主品牌,甚至单纯依靠“达芬奇”式的包装显然不行。缺少了拥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哪来的汽车梦?如果放任“达芬奇”肆虐的汽车界,汽车强国的梦想何时照进现实?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