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铸造网:今年11月,先期施行家电下乡政策的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首批试点地区就将到期,其他地区也将在明年11月结束。对于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失去这一政策红利后的无补贴时代即将到来。而对于在下乡市场不占优势的外资家电品牌来说,家电下乡政策的结束为其卷土重来,进入城乡市场提供了契机。
材料上涨成最大担忧
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数据称,5月份电解铝价格同比上涨了9.7%、铜价格同比上涨了24.1%。空调主要原材料钢板、铝、塑胶片、铜、冷媒等价格也均有上涨,其中铜占成本的26%以上。照此推算,1P空调挂机的成本每台增加300元左右,2P空调柜机成本增加800元左右。空调安装用的铜管、支架等辅助材料,维修用的零备件、制冷剂,以及高温、高处作业费,上门服务交通费,人工成本等费用均大幅度上涨。据了解,外资品牌空调在今年上半年全线涨价,涨幅在18%左右。4月份以来,国内主要空调品牌的挂机价格同比上涨10%至14%,柜机价格同比上涨2%至4%。
“从某些方面来说,原材料价格上涨比下乡政策结束更让家电企业感受到了压力。”某国内知名家电品牌管理人员表示,下乡家电没有国家补贴企业尚可自己主动补贴一部分,但是如果原材料价格和人工费上涨加快,势必将影响家电企业的运行。
家电企业未雨绸缪
实际上,面对家电下乡政策的推进,众多企业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无补贴”时代。据了解,综合性家电企业海尔、海信、格力等早已将销售和服务渠道延伸至三四级市场,建立起自有销售渠道,并将物流配送触角延伸到全国大部分城乡。
有专家认为,家电下乡政策的实行,让城乡消费者认识到了品牌产品的高品质性能。许多此前并未顾及城乡市场的品牌,也因下乡政策的实施而开始将下一步的市场开拓转移到城乡。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下乡政策的结束,家电企业在下乡市场增建专卖店的行动将有增无减。
中小企业面临洗牌
如果说家电下乡给家电集团带来的是持续增长的效益和不断开拓的市场以及品牌效应的增强,那么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家电下乡政策也为他们在下乡市场中分得了不小的一杯羹。
“4年的时间完全可以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一日成名。”家电行业人士分析,城乡市场给了小企业和区域性品牌以成长的沃土,而家电下乡政策就是一场及时雨。一直以来,农村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而对品牌意识不足。在补贴政策助力下,这些小品牌借助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赚得盆满钵满。去年就曾有企业表示,家电下乡给了中小企业一个舞台,一些老品牌和区域性品牌得以起死回生。
那么,后下乡时代的中小企业将何去何从?“要么成长得足够快而拥有了可以与集团大企业抗衡的资本,要么被兼并,没有其他道路可言。”行业人士分析,目前中国家电行业已经进入集团竞争时代,新一轮的整合浪潮已经波及到了小家电行业,很快就将在白电黑电企业中掀起。
外资品牌强势并购?
[nextpage]
对于那些正在寻找时机,想通过整合兼并,快速抢占国内市场份额的外资企业来说,家电下乡政策的结束是一个好消息。
此前,在4年的家电下乡政策实施过程中,本土企业凭借低廉的价格,遍布城乡的售后服务系统,在下乡市场赚足了资本。反观外资品牌,许多企业因不具备相应资格,以及在农村市场的营销网布局太弱,因此未能占取上风。而近年来随着城乡市场消费者收入的大幅提高,消费能力提升很快,市场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家电下乡补贴结束,使得外资彩电品牌与大陆本土彩电品牌又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
“要想迅速占领市场,整合兼并不失为一个便捷的方法。”来自深度传播机构的家电行业分析人员表示,此前飞利浦、赛博电器等收购和增持小家电企业,并不能简单的说成是一个纯粹的资本运作。“外资还是看好了下乡政策结束之后的中国市场,尤其是三四级市场的发展潜力。这就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外资品牌会选择在这个阶段扩大对国内家电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