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外贸在区域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步伐,萧山外贸出现强劲复苏的走势,对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就业乃至保持社会稳定,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推动外贸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近期,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政策意见》),我区每年安排5000万元外贸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的战略,加快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区对外经贸稳步增长持续提升。
外贸“成绩单”令人满意
今年以来,萧山外贸工作亮点不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1—9月,实现进出口总值83.64亿美元,同比增长39.7%。其中,出口总值54.57亿美元,同比增长33.7%;进口总值29.07亿美元,同比增长52.5%。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萧山外贸出口工作呈现出以下几大亮点:
外贸出口强劲回升。今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逐步复苏,政策效应集中显现,我区对外贸易强劲回升。1--9月份全区出口总额54.57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33.7%,比2008年同期增长5.2个百分点,出口总额超越金融危机前水平。特别是6月份以来单月出口额均超过6亿美元,连续4个月超过2008年同期单月出口额。
出口结构有所优化。按出口比重排序,前六大类出口商品分别为:纺织品、机电产品、服装、家具、羽绒及其制品、化工。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4.61亿美元,增长41.1%,占全区出口的26.77%。机电产品出口增幅位居全区出口行业第一,高于全区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出口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3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4亿美元,增长104.09%,占全区出口的3.74%,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新兴市场有效拓展。1-9月,全区出口东盟5.11亿美元,出口俄罗斯10872万美元,出口巴西10596万美元,出口智利7629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3.0%、77.4%、74.1%、79.4%。同时,欧美市场仍占据出口市场主导地位,比重高达54.44%。其中,出口美国增长35.2%,市场比重达27.3%;出口欧盟增长27.9%,市场比重达23.7%。
新兴行业增势强劲。1-9月,全区机电产品出口14.61亿美元,同比增长41.1%。钢结构及钢材出口8831.73万美元,增长206.2%。化纤产品出口2.11亿美元,增长82.03%。二极管、晶体管、类似半导体等高新技术商品出口13042万美元,增长163%。如浙江舒奇蒙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9月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出口达8484万美元,增长149%。
出口队伍发展壮大。1-9月,全区新增出口经营权企业378家,有自营出口业绩的企业达1661家,其中1236家企业出口增长,占比为74.4%。全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2.72亿美元,增长22.8%,占全区出口的41.6%;内资生产企业出口18.28亿美元,增长38.3%,占全区出口33.6%;外贸公司出口13.57亿美元,增长49.0%,占全区出口的24.8%。
“走出去”成效明显。我区外贸企业抢抓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低成本扩张机遇,以万向集团、杭萧钢构、舒奇蒙光伏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积极“走出去”,在研发、生产、销售、工程承包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建立国际发展平台,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今年1-9月份,全区新核准境外投资项目13个,中方总投资7404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0%。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有效带动了我区相关产业的出口。
服务外包成为出口亮点。近年来,随着我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服务外包成为我区出口的新亮点。1-9月全区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3528万美元,合同执行额3212万美元,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82%和78.3%。目前我区服务外包以信息技术外包(ITO)为主,业务主要涉及软件研发、动漫网络、医药等多种领域。特别是以友成模具、恒逸集团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的研发机构正从自主研发逐步转向为国际大公司产品研发的服务外包。
[nextpage]
当前进展篇
政策扶持篇
新出台的《政策意见》共八个方面,重点在扩大高新出口、推动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市场、防范贸易风险、构建创新平台、扩大区域出口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政策扶持,促进我区外贸转型升级,提升出口竞争力。
科技兴贸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对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具有积极作用的出口创新项目,经申请列入“萧山区出口创新项目计划”并验收合格的,给予每个项目实际总投资额6%的资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鼓励企业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当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对出口高技术产品的企业,出口增幅不低于平均增幅且出口规模名列前5位的,分别给予每家企业20万元的奖励;名列第6-10位的,给予每家企业10万元的奖励。
鼓励企业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对列入国家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机电产品研究开发和技术更新改造项目的企业,根据国家的扶持资金额度,按1∶1的配套比例给予扶持,扶持资金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打造品牌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
扶持出口品牌建设。对获得商务部、浙江省、杭州市重点支持的出口品牌的企业(包括通过复评获得且未享受过区奖励政策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万元、5万元。对已在境外注册自主出口品牌商标的企业,其参加由区外经贸局组织或确认的出口商品展览会的特装摊位,给予每个标准摊位1万元的补贴。
支持自营出口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对年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企业的商标注册费及注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给予资助。逐国(地区)注册的,给予每家企业1.5万元的资助;按马德里协定注册手续办理多国(地区)注册,一次性在5个以上国家(地区)注册的,给予每家企业2万元的资助。
鼓励出口企业开展认证。出口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生态纺织品绿色认证、软件出口企业认证并取得认证证书的,对每类认证费和相关费用给予40%的补贴;对本地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的各类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认证,给予企业实际支付认证费、检验检测费50%的补贴。对新获得海关AA类、A类、国家出口免验证书、绿色通道和检验检疫一类(级)的企业,年度属地业务量排名在前20位的企业,分别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
市场多元化鼓励企业开拓新兴市场
鼓励企业境内外参展。对企业参加经区外经贸局组织或确认的境内外出口商品展览会、境外国际承包工程展,给予每个标准展位不超过3万元的展位费补贴和不超过1万元的综合费用补贴。对企业自行参加的其他境外展览会,给予每个标准展位75%(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展位费补贴。
鼓励企业开拓新兴市场,防范贸易风险。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补助标准为:高新技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按其实际支付保费的50%予以补助,其它企业按40%补助,每家企业一年保费补助不超过60万元。对企业开展出口信用保险单质押贷款业务的,对其利息支出给予30%的补贴,一家企业一年融资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支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对企业利用现代通讯及网络融合技术提升品牌价值,进行品牌营销、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项目,经区外经贸局审核确认后给予每家企业实际支付金额50%(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补助;对企业利用商务部对外贸易中心网上广交会开拓市场的,给予每家企业50%入会费(不超过0.3万元)的补助;对企业首次利用阿里巴巴、网盛、谷歌、百度、红杉树等搜索工具开拓市场的,享受杭州市“三三制”财政政策补助。鼓励“走出去”
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鼓励企业境外投资。对境外新设立贸易公司,新办境外加工贸易、境外资源开发、境外收购项目、境外生产企业,中方实际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上(含100万美元)、500万美元以内的,给予一次性资助10万元人民币;中方实际投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上(含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以内的,给予一次性资助15万元人民币;中方实际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资助20万元人民币。
鼓励企业开展国际承包工程业务。对境外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企业,年收汇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按实际收汇每100万美元奖励2万元,最高不超过20万元。
优化外贸环境 支持企业做强做大
鼓励企业加快发展。对自营出口金额大、增长快、自主出口品牌建设成绩显著并对地方税收有贡献的外贸30强企业进行表彰,并给予每家10万元的奖励。
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萧山陆路口岸和进出口商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支持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对参与国外“两反一保”和贸易投资壁垒应诉或诉讼的企业和行业协会,给予每案实际支付诉讼费3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15万元)。
加强外贸人才培训。我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加快外贸信息化建设、出口产品宣传、外贸人才培训,举办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市场营销人员培训,提升外贸队伍整体素质。
同时,鼓励镇街、园区根据本地实际,出台外贸扶持政策,增加扶持力度,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特色优势产品出口,提升区域竞争力。
发展服务外包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为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2009年区政府出台了《萧山区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我区每年安排2000万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与商务部、省、市专项资金配套,用于引导、扶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鼓励服务外包企业落户萧山。经批准入驻萧山国际创业中心的服务外包企业及培训机构,办公面积在100平方米以内(含)的,第一年房租全免,第二、三年房租减半。对在我区新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并确有实际税收的服务外包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补助标准为实到注册资本的1%。
鼓励引进服务外包人才。对认定的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中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经核定,在次年作为技术开发费予以奖励补助。
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新设立的服务外包企业,按认定年度起参照其对区贡献前三年100%、后两年50%给予技术开发费补助;非新设立的服务外包企业自认定年度起前三年50%、后两年25%给予技术开发费补助。
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经认定的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1名大学生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的,给予企业每人不超过4500元的定额培训支持。
鼓励建设服务外包公共技术平台。经批准设立并为区内服务外包企业服务的国家、省级重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经认定,可按国家或省级资助总额50%的比例给予资助。
鼓励服务外包业务出口。对于离岸服务外包企业的服务外包业务出口额给予补贴,以企业上一年度实际出口额为基数,新增部分每1美元补贴人民币0.1元。单个企业每年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
展望未来篇
“八招”推动持续转型升级
当前,外贸形势复杂并且变化多端,只有加大扶持,优化服务,不断完善外贸环境,才能更好地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区外经贸部门将重点围绕八个“结合”,进一步加快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确保外贸出口能够稳定增长、持续提升:
一是与渠道相结合推动转型升级。坚持“渠道为王”,强化市场营销,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大型展会;拓展营销渠道,由B2B向B2C结合,从单一的承接订单转向构建境外批发、零售商网络,建立分拨中心、生产基地。
二是与金融相结合推动转型升级。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对冲风险,增加盈利能力。提供中长期贸易融资,改善现金流量,规避各类风险;通过拓展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降低出口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三是与服务相结合推动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服务贸易,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外贸出口。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培育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主体,承接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
四是与IT相结合推动转型升级。大力宣传推介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着力推进各种电子商务模式,运用管理信息化软件、远程视频系统,有效拓展国际市场。
五是与技术相结合推动转型升级。着力引进先进技术、短缺资源、先进设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扩大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努力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
六是与品牌相结合推动转型升级。牢固树立“品牌制胜”的理念,加快出口品牌建设,完善市、省、部三级出口品牌梯队培育体系,坚持申报一批、发展一批、培育一批,不断提高自主品牌的出口率。
七是与投资相结合推动转型升级。鼓励传统外贸企业通过股权购并等形式,引进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提升我区出口企业的竞争、创新能力。鼓励贸易型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壮大实体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引导生产型企业投资贸易领域,以主业带动相关产品出口,扩大市场占有率,拓展出口市场。
八是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转型升级。鼓励更多有优势的企业主动“走出去”,带动“销出去”,规避国际贸易壁垒,拓展萧山经济发展空间。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贸易公司,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设立研发机构,引进先进技术。支持企业收购兼并海外具有世界领先技术、品牌、研发能力、国际营销渠道的企业。大力推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开展境外承包和资本、劳务输出,带动产品出口,努力培育萧山的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