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随机对马鞍山市部分人的采访中,直接感受到的是很多人不甘现状、吃苦耐劳、恪尽职守、诚实守信、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举动以及强烈的工作责任感、生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优良的品质,具备一个共同点:向上!
奉献 在我们的脚下
——访下水设施养护管理所张磊
在我们这座城市的地下,隐蔽敷设着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我们平常看不见的管网系统,那便是用于排泄雨水和生产生活污水的地下管道。据了解,这些管道的总长度达320公里。这些管道的过水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地表的环境。市下水设施养护管理所的18名职工长年累月,不顾又脏又累,坚守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定时随时疏通清理、养护维修,为全市的优美环境付出了许多默默无闻的、鲜为人知的奉献。
5日上午,我们来到这个所走访了张磊所长。张磊介绍他们工作的特点说,一是点多面广:凡是有道路的地方就有雨水和污水的排放系统,除了320公里的管道外,光是入水的井口就有3.8万个;二是隐蔽性,这些都在地下,出了状况找原因很复杂,要到现场逐一排查,工作量大。疏通和抢修则更是一件脏重苦累的活;再就是由于管网的复杂因素,机械化还不能完全派上用场,大量的还是要依靠人工双手,劳动强度也十分大。
他说在日常当中坚持勤养护,每年汛期前每一个月就要对下水井清掏一次,汛期后每两个月一次;在管道疏通上根据管网状况和入水量的大小,将市区环湖4条路列为精养区,汛前更是作为重点,以确保其排水功能正常。他们有3台高压冲水车,冲水车打不通管道时,清掏工就要下井手工干。井下气味难闻,污水井里甚至还有有害气体,但是他们的人从不退缩,该出手时就出手。说到应急性的如下水不通或井盖丢失,凡是投诉电话一打来,不论白天黑夜,他们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到现场排除故障。老天只要下到中雨以上,他们都要全体出动,巡查井口是否通畅,有无积水。有一位市政人的家属说他们怪:“人家下雨往家跑,你们下雨往外跑;人家黑夜往家走,你们黑夜朝外行。”
全所18个人都是24小时电话开机,随叫随到,也没有额外报酬。大家认为市政建设和市政设施就是为人民的,作为市政人,就是要为市民享受优美环境做奉献。上级部门也非常强调他们的工作责任心,要求他们“把事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
他们的工作量之大,从去年的几个统计可见一斑:一年中清掏各类窨井、雨水井30万座次,运送污泥2000余吨,疏通下水管线30余公里,更换各类井盖座2048块,及时处理污水外溢的市民投诉355起。此外还对湖北路等几条路段的15处管道进行了改造,共铺设各类管道940米,砌筑窨井、下水井368座,对38处出水口进行了清理整治,清理垃圾淤泥1100立方。他们的这种劳动使我们看到了最基层最一线的马鞍山人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可以肯定,下水所这18名勇士的辛勤付出是十分有价值的。如果不是他们精心养护着我们地表深处的下水大动脉使之畅通,那么在雨季、在汛期城市就会形成积水内涝,我们的生活生产用水就有可能沿途横流,难以想象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
谈起下水所职工的精神状况,张磊说没有更多的形容,就是一个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他说:这谈不上是多高的境界,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是这种工作所要求的。作为市政下水设施的养护人,其职责就是要为城市保持良好的环境出力,为市民享受生活便利尽职。
开拓进取 永无止境
——马鞍山孚嘉轻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秦俊其人其事
去年12月18日,马鞍山孚嘉轻印刷有限公司举行盛大酒会,一方面庆祝公司成立八周年,另一方面庆祝公司正式乔迁“海外海广场”。对公司而言,这一天,他们告别了租房办公的历史;而对总经理秦俊而言,这一天则标志着他创业征途上又一个新的起点!
正如许多“单打独斗”的创业者一样,秦俊的创业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历经坎坷和失意,但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成就了如今蒸蒸日上的事业。
2000年,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他从工作了20多年的市传动机械厂机关岗位上退了下来。当时,爱人也下了岗,孩子尚未成年,作为家庭生活顶梁柱的秦俊,白手起家去创业,压力是非常大的。但他坚定了必胜的信念,一定要闯出一条新路来。他靠着东挪西借的钱,加上不多的积蓄,在湖东路上租了一间门面房,开了一家化妆品店,兼营文具。
创业初始,他在外面组织货源,联系客户;爱人站店忙碌,虽然很辛苦,但生意还算不错。随着各大超市风起云涌,竞争日趋激烈,小店生意不如从前了,秦俊又另辟蹊径,在解放路开了一家少儿艺术影楼。因为他是摄影家协会会员,有美术功底,前些年在企业里搞过市场策划、全国性大型展销会的展台设计与制作,这些积累,使他从事少儿艺术摄影,既得心应手,又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熟悉秦俊的人,都知道他喜欢折腾。而他的这种折腾,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追求,是一种不断的自我突破。经营影楼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马鞍山市的印刷市场潜力较大,发挥自己才干的空间和舞台也更大。那是有一年的冬天,他在南京订了一批挂历。为了节省运费,他骑着摩托车去南京取货。归途中,由于天气冷得要命,他想停下来休息休息,暖暖身子再走。一不小心把摩托车弄倒了,挂历“摊”了一地。那一刻,他难过极了。霍然,他眼前又一亮,何不向彩色印刷进军,为客户定制个性挂历、商品包装,进而从事广告商务印刷?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又与南京孚嘉印刷有限公司接洽小额投资,2002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孚嘉轻印刷公司,成为南京孚嘉有限公司在马鞍山的子公司。
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诚信经营,热忱待客,是秦俊一贯坚守的方针。讲效益,但绝不唯利是图。开发区一位客户要印一盒名片。他要上门取底本,回来设计好后再送去;定稿、印好后,还要送货上门,这笔业务的费用,连支付来来回回乘坐公交车都不够,但秦俊还是按时、优质地满足了客户。客户感动了,打那以后,所有的印刷业务都交给秦俊做,并成了好朋友。像这位客户一样,许多企事业、商家,都是通过业务结识、认知秦俊这个人的,绝大多数也都成了他的好朋友,产品包装盒,企业纪念册,内部报刊,商家广告单、手提袋,个人书稿、文集等业务纷至沓来,让秦俊和公司员工充实着、忙碌着。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访花山区国税局税务干部严经纬
严经纬是马鞍山市税务部门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今年42岁了。自打他从巢湖财政学校毕业,踏入马鞍山市税务系统工作至今已有20余年了。多年来,他在税收一线和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颇多的经历也有着自己的感受。3日下午,我们找到他就此作了一番交谈。
他说,作为一线的公务人员更多的是服务基层,是与纳税人打交道,所以作风建设尤为重要。所谓工作作风,对他们来说具体的就是办事的效率和接人待物的态度。现在我市全民创业和大招商的氛围都很好,他们必须要避免过去人们说的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办事部门的口径要统一,流程不能太复杂,不能让来办事的人无所适从。严经纬和我们说的第二点就是人要有吃苦精神。据他介绍,2006年到2008年期间他与另外一位同志两个人分管濮塘和霍里一块380余户的农村税收,工作量相对城区要大得多。农村企业路远又偏,而且会计人员对新型税收政策的消化吸收和计算机系统的运用都要差一些,要面对面地讲解、手把手地教。多少个工作日都是起早摸黑,早出晚归,但是他们不怕吃苦,克服困难,两个年度的任务都顺利完成。
在交谈中,严经纬特别强调了“诚信”二字。他说“诚信”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一个城市、一个行业、一个人都要讲诚信。作为税收来说,诚信更是征缴双方都必须遵循的准则,依法征税是职责,依法纳税是义务。他谈了他们局里近些年来为了征缴得更加科学准确和便捷,开发了“税务信息采集系统”等征管软件,提高了审核质量,便于网上申报,促进了征管,有些软件还被全省系统所运用。
严经纬在公务活动中身穿代表着国家利益的制服,面对工作一丝不苟,而在工作之余,面对社会时,却有着另外一副热心肠。十几年来,他坚持捐资助学,情系困难群众,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了一个马鞍山市民朴实无华的爱心和扶贫济困的义举。这使我们又看到了他的另外一番精神风貌。
2005年,他与朋友在濮塘中心小学创设“银燕特困生奖学金”,迄今已经发放了六届,52名特困生得到了资助;市濮塘中心小学和雨山中心小学分别有几个特困家庭的孩子午餐没有着落,有时候只能在校门口摊位上吃上一元钱的炒面,了解到这个情况,严经纬与朋友一起出资4000元包下了6个孩子一年的午餐。1999年,严经纬与山南小学的一名特困生结对子,资助她完成全部学业,当年的小学生现在已经大学毕业。2009年5月14日,他得知霍里镇凤山村新农村建设项目“村村通”工程缺乏资金后,拿出个人积蓄10000元捐给村里。
2006年他被评为“马鞍山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08年他获得马鞍山市“希望工程爱心使者”光荣称号;2010年,他被提名马鞍山市精神文明“双十佳”候选人;2011年3月,他荣获马鞍山市2009-2010年度“道德先进个人”称号,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谈到这些,严经纬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在外地求学住校的时候,一床棉被半垫半盖,是人民助学金和奖学金帮助我完成了学业,我现在工作了,有收入了,有什么理由不回报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