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现在的消费品广告越来越强调情感和文化定位,消费某种产品代表着选择某种生活方式;而工业品始终有些技术上的神秘,因此,技术牌是永远的核心要素。
对于中国五金工具行业品牌营销而言,我们首先应该认真研究渠道和终端使用者的认知结构和特点。我们的市场对中国本土产品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否定——怀疑——部分肯定,但是到目前为止,市场始终不相信中国本土五金的高端市场操作能力和产品的制造水平。我们的市场对外资品牌的认知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全盘认可——部分认可——理性认识。从外资品牌一定好,到有些产品也是中国内地生产的,再到外资品牌的运作规范,产品比较稳定认知过程,这样的经历说明了我们的消费者开始成熟。
通过研究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一个令人信服的品牌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策略,尤其在营销规划上需要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化营销。我们的市场逐渐都知道:高端的产品在欧美和日本,再次是台湾的,最后才是大陆的。因此,才会出现国内众多企业利用商号做文章,在美国、香港、台湾等注册公司,以此来提升品牌价值。这一招已经被这些企业的实际营销行为所破坏,他们的掩藏能力和品牌的支撑能力太差,以至于大家都看穿了。在现在的市场中,如果你只是一个单纯的品牌运营商,已经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了,因此,技术的能力开始逐渐成为市场重视的焦点。例如,虽然世达在行业已经是第一品牌,但是他们仍然在市场中宣传他们的创新能力,他们必须为他们的领导地位研究市场特点,用科技的力量来为自己装饰门面,让市场始终产生敬畏心理——这就是目前这个行业营销的核心问题。事实上,手工具行业中营销做得最好的是诺霸,他们的实验室战略就是为了让市场产生敬畏心理,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即使他们的实验室实质上并没有产生什么利润,也没有直接推动行业的发展。他们的利润上不去,只因为产品线太短。
我们的市场对工具产品是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的,我们的企业在做营销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地利用这个模糊认识地带,利用科技的力量以及推广把这个敬畏感觉建立起来。比如,我们中间有一些不少的企业具备这样的能力,鹰之印,这个企业在某些产品的研发和标准控制上一直很严格,虽然他们在营销上胆子小了点,步子慢了点,但是他们的“制造”基础很好,很容易在营销、品牌上讲动听的故事,而且也有支撑点,最终可以让客户产生敬畏心理,只不过这家企业营销思维欠缺,队伍不健全。
工业品品牌的实质上就是一场心理战,目标就是让客户既有亲切感,又存在敬畏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