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机:打造“匠人”队伍创新人才建设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9880
核心提示: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内外企业正在积极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为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内外企业正在积极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为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必须深入研究现代科技创新和产品转型升级的特点和规律,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顺应时代要求,杭州杭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机股份)大力打造“匠人”队伍,构建产品创新人才体系,推出首席工程师、技术带头人、技术工种带头人、技术新秀和青年岗位能手等系列评聘制度,使企业拥有了一大批高端科技开发人才。近日,杭机股份正在开展第十一届技术带头人、技术工种带头人、第四届青年技术新秀、青年岗位能手、第三届首席工程师评聘工作。

  在实践中完善阶梯式带头人制度

  创新型人才是产品转型升级的第一资源。在战略性转型升级过程中,产品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高端平台吸引高端人才,高端人才研发高端产品。能否开发出具有时代先进性的高端产品,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到高端人才。

  科技创新需要一种灵感,需要一种创作冲动,需要充分调动员工的潜能,无法用一种僵硬的条条框框去管理和制约,因此,企业应该在制度上为科技人员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杭机股份推行带头人制度就是为此所做的积极有效的探索。

  打造杭机股份“匠人”队伍,推行技术带头人评聘制度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1月。开始实行带头人制度时,评聘的面较狭,只评聘两方面的人才,一是技术带头人,二是技术工种带头人。该制度推行一段时间后,实际能评为带头人的都是在企业里工作了一定的年限、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员工,工作时间不长的员工,无法与他们进行竞争。但公司的技术人才应该是后浪推前浪,新人辈出,一代胜过一代的。考虑此种因素,公司紧接着推出了青年技术新秀和青年岗位新秀评选活动,专门面向35周岁以下的年轻技术骨干。

  这样的评聘制度,体现出杭机股份像重视产品开发设计人员一样重视一线技术工人。因为一个企业如果仅有开发设计能力,而缺乏一流的生产技术工人,仍然不可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如果缺少高水平的一线技术工人,那么,受到客户欢迎、具有市场生命力的机床样品生产出来后,很难形成规模生产。同时,对一线技术工人的考核,不仅应注意“量”,更应重视“质”的考评,才能避免简单的活大家争着干,难做的、技术要求高的,甚至需要进行技术攻关的活互相推委的现象,从而保护、激发一线技术工人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工程技术设计人员是人才,一线技术工人同样是企业的人才。

  一个企业的技术人才分布呈金字塔型结构。充分发挥处于塔尖特别优秀的技术人才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不仅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也能在广大技术人员中起到表率带头和激励作用。于是,杭机股份又推出了首席工程师评聘制度。首席工程师评聘标准是以能独立或主导承担重要产品设计、项目开发及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攻关解决情况,技术创新或科技成果获奖情况,带徒帮教情况为主要考核要素。能被评为首席工程师的整个公司仅有一至两名。

  这样,杭机股份的科技人才建设,已形成了首席工程师、技术带头人、技术工种带头人、青年技术新秀和青年岗位新秀等一个完整的系列。

  评聘工作由员工本人提出申请,填写技术带头人、技术工种带头人等申请表,经所在部门审核后,提出意见,报公司评聘委员会。评聘委员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组建以总经理为主任,由技术、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公司评聘委员会。每一届评聘活动都制订具体方案,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并将方案以文件形式下发。

  评为首席工程师者,采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年薪制。评为技术带头人、技术工种带头人及青年技术新秀、青年岗位能手者,每月享受数百元津贴,并不影响公司其它科技奖项奖励。

  为激励技术创新,公司还建有系列奖励制度,如新产品开发奖、技术质量攻关奖等,企业的分配制度明显向技术能人倾斜。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