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西进隐忧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2090
核心提示:  一方是深受高耗能、环境污染等困扰的电解铝企业,一方是长期渴望经济发展且拥有富庶资源的西部地方政府

  一方是深受高耗能、环境污染等困扰的电解铝企业,一方是长期渴望经济发展且拥有富庶资源的西部地方政府,当二者碰到一起之时,一场电解铝西进运动就开始了。然而,在“未批先建”,国家地方规划缺乏,产能调控失灵,环境污染隐忧尚未排除之下,这场淘金潮注定充满风险。

  千万产能伺机“落地”

  和当年的美国淘金潮一样,这一次,中国企业选择的也是广袤的西部,掘金目标则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电解铝产业。

  从新疆昌吉市出发,一路向东北大约300公里处,正是准东五彩湾煤电煤化工基地(以下简称“准东基地”)所处位置。在这里,重型卡车和机器的轰鸣声,与周周一望无垠、安静的戈壁,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们每天要接待上百人。”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希望”)的工作人员对记者抱怨道。在颠簸的道路尽头,东方希望全长1.2公里的厂房正在建设中,已初具雏形。这是一个8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按照工期计划,一期20万吨将在2011年10月28日前投产。

  总投资172亿元,东方希望计划在五彩湾建成年产80万吨电解铝项目。作出同样产能规划并已开工建设的,还包括总投资136亿元、80万吨产能的新疆神火煤电有限公司和同样计划上马80万吨的新疆其亚电解铝项目。

  徘徊在准东基地门外,想要进入投资的电解铝项目远远不止这个数字。240万吨,还只是个开始。

  “包括最近找到我们谈项目落地的企业,至少有十几家企业,总项目产能加起来,少说也有一千万吨。”准东基地管委会副主任任建品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道。

  如果这些项目全部投产,仅仅“准东基地”这一小块地方,未来可能聚集的电解铝产能将占到全国总数近一半。这还不包括准东基地之外的其他电解铝项目。截至2010年底,全国电解铝产能为2300万吨。

  事实上,新疆昌吉只是电解铝“西移风潮”的缩影。

  在煤价上涨以及电价上调的背景下,河南和山东等铝业传统产地竞争优势已经丧失,产能面临萎缩,而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以及宁夏正在成为新的铝业聚集地。

  “向青海抛来橄榄枝的电解铝投资商很多。”青海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勇这样说道。据了解,黄河水电公司2011年刚刚在青海新建了5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青海、内蒙古、甘肃三地的电解铝产量分布已经直逼一直以来的电解铝大省——河南和山东,前者占全国总量的26.5%,河南和山东占到32.7%。

135.jpg

  茫茫戈壁上,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公司的厂房正在火热建设中,今后这里将会建成8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

  企业“走西口”

  对于饱受贫困折磨的西部省份来说,电解铝是一根救命稻草。

  “发改委项目审批太慢,”昌吉州经贸委王振华副主任对记者抱怨道,“新疆因为气候原因,每年只有半年的建设期,左拖右拖项目就拖黄了。”

  在王振华看来,煤制油和煤化工因为技术不够成熟等因素,目前还需要时间,电解铝的技术却很成熟,可以充分发挥新疆煤炭资源优势,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新疆的工业发展水平仅为1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部需要以电解铝带动工业发展,而东部不断高企的电价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导致企业步履维艰,二者一拍即合。

  “电费增长一分钱,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就要增加140元。”一位来自浙江的电解铝生产企业如此算账。2010年6月份以来,国内中东部15个省电价上调后,电价平均上涨了2分/千瓦时,这对于已然微利的电解铝企业来说,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于是,挺进西部成为了很多电解铝企业“自救”的路径。

  “西部地区的资源和能源比较丰富,这大大降低了电解铝生产成本。”百川资讯铝行业高级分析师张如风分析说。

  以昌吉为例,当地政府协调电网帮助电解铝企业提供“自备电”,这样一来,自备电发电成本仅在一毛左右,而新疆当地电网电价是三毛。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