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生产管理的细节——做细心的管理者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22790
核心提示:http://www.pf.hc360.com中国铸造网: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作为一位管理者却不能发现和预测可能
http://www.pf.hc360.com

    中国铸造网: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作为一位管理者却不能发现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就不可能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

    发现大面上的问题和发现重要的问题也许并不难,难的是发现细节,做一个细心的管理者。

    前面已经讲到多个这方面的例子,说明细节对管理的重要性。这里要讲的是如何发现细节,或者说如何具备发现细节问题的能力。

    发现细节的能力来自于学习和实践,任何素质和素养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一定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更新知识和获取新的知识,在这被称为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所有社会成员生存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对于管理者,如果还用过时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来面对现代企业、面对现代的青年一代,那一定要被时代所淘汰。不可以将自己曾经成功的事例当做万能灵丹,见什么病都用这副药,也不要老是在被管理者面前吹嘘自己曾经如何指挥千军万马,如何打过硬仗,认为一些芝麻小事算得了什么,要知道“阴沟里可以翻船”的道理。轻视小事,忽略小事,有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一定要学习和积累,透过小事看出大事的能耐。

    这种学习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就可以对付得了的,要有长期坚持的恒心,因为这种察言观色的眼光,是一种能力,一种积累,一种底蕴。这种学习也需要悟性,因为并没有专门来教你如何具体识别千差万别的各种细节的教科书或教材。并且也不只是一两门专业课程,而是一种全方位的知识积累,是多学科的渗透。见多才能识广,而见多除了实践,就包括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向有一技之长者学习,向自己的同事、下属学习,从工作中去学习,当然,也包括从书本中学习。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已经证明,到现在为止,书籍仍然是最好的知识的载体。“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都是说的要注重从书本中学习的道理。

    发现生产中的问题,首先需要专业知识,要懂一些电镀工艺和技术,成为行业中的内行。对于没有机会到专业学校去学习的大多数电镀从业者,只有从书本中和实践中来学习。并且如果没有书本的引导,有许多问题会反复多次才能从实践中找到答案。因此要善于学习,比如,要想发现设备问题,就要懂一些机械和电气知识,才不致于对设备完全没有感觉,任其带病运行,直到出问题,这样就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机械和电气的知识。

    同样,要发现员工的情绪问题,就要懂交际和沟通,具备心理学方面的常识。还有很多生活常识,包括身边员工的兴趣爱好,家庭琐事,都要有所了解,并要找到共同语言。这样就要对生活百科、比如,运动、音乐、医药、烹调、养花种草、社会新闻等,都要有所涉及。这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在许多时候,有可能成为发现细节问题的诱因或切入点。

    请看这样一个案例:

    曾经有一个电镀部门的员工一向表现不错,工作积极,且善学好问。学问学问,学就要问,向身边凡是比你懂得多的人学习和提问。但是,有一个星期一,这位员工负责电镀的产品出了质量问题,当检验人员来对他讲时,他还蛮不讲理地说,要收就收,不收拉倒,态度蛮横,检验员将这件事向经理做了汇报,要求严加处罚,如果是一位粗心的经理,一听这样的汇报,马上就会大发雷霆,这还了得,出了质量问题还这么敢狠,一定要罚他的款,还要通报批评,但是,这位经理想,这个员工平时不是这样的,是个知书识礼的人,今天是星期一,是不是昨天星期天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把气撒到生产上来了?他让这位检验员把这个出了质量事故的小伙子叫到他办公室来,检验员高兴得连跑带跳地叫他,“去吧,经理找你。

      [nextpage] http://www.pf.hc360.com”那音调高得全电镀部的人都能听到,意思就是:有你好看的。

    这小伙子想,大不了就走人,反正自己不想在这里干了。进到经理办公室,经理让他先坐下,然后问,最近生产忙不忙?回答有点忙。经理又问,那星期天有没有好好休息,没有回答。经理自言自语地说,哦,记起来了,你每个星期天要到你女朋友那里去看她的。然后再问,怎么样,她还好吧。经理这一问不打紧,这小伙子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经理见状,马上自己亲自去饮水机前打杯水端到他面前,然后又将办公室的门一关,对小伙子说,不要急,遇到了什么麻烦,对我讲,我帮你。

    小伙子确实遇到了麻烦,那就是他的女朋友要跟他吹。原来小伙子的女朋友是在远郊市镇的一家服装厂工作,经常加班不说,还要倒夜班,人家的男朋友在上夜班时,可以来接送女朋友,他工作的这家电镀企业在市内,是大型企业内的电镀部门,距那个市镇有五六十公里,怎么可能每天去接送女朋友。时间一长,女孩子有了意见,叫他想办法,能不能调到一起工作,如果没有办法那他们就只好分手。并且给他的时间就是一周,一周内不答复,她就只好离开他了。他自己也是从乡下到大城市来工作的,什么门路都没有,能有什么办法?遇到这样的事,能不急吗?这一急,做事就恍惚,结果就出了质量事故,事故一出,他想这下子也好,自己被除名,就去到她工作的那家企业找个工作,当搬运工也可以,只要能和她在一起,这样一想,也就不怕了,反正要走人,不要说检验员,就是老虎也不怕了。

    面对这样的问题,经理会怎么处理?是叫他走,还是劝他留下?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发生转换,这从表面上看是一起质量事故,实际上,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如果当质量问题处理,即使了解了这位小伙子的困境,也只能让他走人,成全他们。但是,这个小伙子实际上是电镀生产的骨干,并且是可造之才,电镀生产需要这样的人才,应该帮他摆脱困境,安心工作,同时也要让他认识到,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作为可以出质量事故的借口。

    经理对他说,小伙子,你觉得我们公司怎么样?我们这个部门怎么样?回答说,不错,特别是您,对我们很好。那你的女朋友愿不愿意来我们这里工作?这小伙子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没有错,经理继续说,我们这里正好需要一个包装工,你现在可先回去将做错的产品返工出来,并按规定根据物料损失处罚规定接受处罚。下班后去给女朋友打个电话,问她愿不愿意来这里上班。这回是轮到这个小伙子像飞一样地跑回去,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讲到这里,有人会说,是不是刚好这个部门缺一个包装工?这小伙子运气好。不是,这个部门一点也不缺包装工,这才是管理者的高明之处。他衡量了这个得失,增加一个现在可能并不需要的包装工,在这个时候,比给这个小伙子加一倍的工资来挽留他更为重要。人生都会遇到一些难题,在有人遇到人生难题时能给予帮助,是雪中送炭,能为一定要为之,这个经理就这么做了。帮助别人,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从此,这个小伙子更加努力地在这个部门工作,成了公司的质量标兵,并且不久就喜结良缘。

    及时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发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问题就会更大。因此,一定要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的机制和组织措施。

    不及时解决问题是对发现问题积极性的最大打击,是麻痹神经的茬药。

       [nextpage] http://www.pf.hc360.com如果对发现的问题久提不改,久拖不决,人们就不会再有改进的矧力,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这是管理的最大失败。当到一个部门做管理.如果昕到别人说是“眨巴眼养瞎子,一代不如一代”,那就糟了,说旺了事情做得比前任还差。如果前任是做错了事走人,那么后任会非常小心,不做事总不会出错吧。不做事就是不作为,现在流行的“无功就是过”说的就是这种人。不做事的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对出现的问题熟视无睹,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果对发现的问题不加以解决,等于没有发现一样。

    诚然,能发现细节的人,往往都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这也是管理者的功夫之一。如果对出现的问题不知所措,只好装着没有看见,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了。

    另有一个层面的问题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责任心。反正管好不管好与自己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冲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中是经常可见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情况已经在减少。

    现在令管理者不能有所作为的原因,可能还有一个授权的问题。前面提到的案例中,那个让小伙子的女朋友来做包装工的决定,是经理自己作出的,按常规他得先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力需要申请书,经过上级主管副总审批后,再由人力资源部去招人,由他来面试后才能确定。但是他一下子就先做了决定,然后再去走这些流程,这就是主动性和充分理解了授权。不是说每件事经请示得到同意后才能做,如果是这样总经理要累死。上级的授权其实就是见机行事的原则,不会就每件具体的事划出行为准则。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定是一个知道如何充分利用授权的管理者。

    尤其是电镀生产的现场管理中,有许多事是不能拖延不决的,要当机立断,做出决定。

    有一个这样的例子:

    有一家电镀企业在上夜班时发现一个2000L的镀镍槽底部有镀液在渗漏。由于是在底部,连临时堵漏的办法都没有。眼看昂贵的镀镍液在不.停地泄漏,现场生产主管紧急请示经理怎么办。这个镀槽因为长期在升温条件下使用,内衬的PVC软塑料因硬化而发生了开裂。这种镀槽的外槽是5mm的钢板。漏出的电镀液先是存留在钢板与软塑之间的缝隙中,时间长了,外槽在受到带弱酸性镀液浸蚀的同时,在电场和压力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底部边缘焊缝发生穿孔,导致镀液泄漏。在从外表面已经发现外槽有镀液泄漏后,已经到了必须更换或修补镀槽的时候。晚上在家中的经理接到这样的报告后,当即向在场的生产主管发出指令,赶快找到空槽,将镀液赶快抽到空槽中,第二天一上班就安排人补好漏洞。

    问题是到哪里去找空的2000L的镀槽。这个企业没这个准备,有不少企业都没有现存的这么大的空槽放在那里不用,等来了泄漏事故好用。经理想到了这一点,他在电话中对主管说,你赶快将镀镍槽前的活化槽(500L)抽空,那点活化液不要了,将镀镍后的回收槽中的回收液找空桶装起来,空出回收槽(500L),如果找不到空桶,也抽掉不要了(比起镀镍液泄漏的损失要小得多)。再将后面的一个连体逆流漂洗水洗槽(600L)也停用抽空。抽空的槽全部用来装镀镍液,赶快用过滤泵往这些空了的槽中抽镀镍水,剩下的镀液(不到400L)由于液位已经不高,压强大大减少,泄漏的速度会有所缓和,这时可以将槽体倾斜找到泄漏处,将泄漏制止后,再找来一个可以装下剩余镀液的小槽将镀镍液全部抽出来。一个搞不好会导致上千升镀镍液损失的事故事就这样被制止了。只有少量的镀液从泄漏开始到抽空第三只空槽的时间内流失,大部分镀镍液被及时保存了下来,这就是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个事例可以懂得,在紧急情况下,没有空槽来挽救重要的镀液时,可以将价值相对低的镀液放掉来获得空槽,当然放掉的镀液一定要经过处理而不致于污染环境或增加废水处理的负担。

       [nextpage] http://www.pf.hc360.com

    由此可以想到电镀现场还是有必要配备紧急要用时就能用的空置备用槽。好在现在已经有了一种可以收起来存放大的软体塑料袋式的电镀备用槽,设计这种槽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有时要进行镀液处理时,临时支架起来使用。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用防雨布式的塑料布根据需要制成圆形或方形的大槽,容量都在2000L以上。有的达5000~10000L。槽边有可以安装类似蔬菜大棚的支架一样的软镀槽支架。只要有需要时,就可以支架起来使用。这一个很好的镀液管理的工具。这其实也是迅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资源配置的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要有充分的授权和充分的资源支持,这已经是肯定的事实。但是,能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经理人本身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