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
1.“眉山造”铝质轮毂远销海内外
9月16日,在眉山铝硅产业园区,华臣铝业的员工正在将铝质轮毂装箱,这些轮毂将远销国内外,成为不同品牌高档汽车的优选配件。
2.CBG重启几内亚铝土矿出口
中铝网综合外电9月19日讯 在传送带损坏并造成一个星期的停止之后,几内亚CBG公司的铝土矿出口在周日早些时候重新启动,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3.中国铝加工业“十一五”发展与“十二五”预期
中国铝加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表现在铝加工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技术装备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取得进步,但是与世界铝加工强国相比,有些方面差距还很大。本文宗旨是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在铝加工业界的努力下,使我国铝加工业由大向强转变。
4.临朐铝型材企业成为行业标杆
从不起眼的小作坊,成为扬名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建设的行业翘楚,成为非洲安哥拉社会住房一期工程国内唯一铝型材供货厂家……华建铝业演绎的“传奇”,浓缩了临朐铝型材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迈向尖端的发展史,而华建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制定的铝型材国家标准和有色金属行业标准,标志着临朐铝型材行业为国家和行业标准树起了“标杆”。
5.印尼或阻铝土矿出口 氧化铝行业或受损
今年以来,中国铝土矿进口量飙升,但这一态势或将不可持续。
9月14日,本报记者从中国铝业(8.64,0.04,0.47%)和山东信发铝业人士处获悉,印尼再度传出“限制铝土矿出口”的消息,“即使年内不限制,未来也会限制,这是趋势”。
6.郑州成为“河南省铝深加工产品出口基地”
记者昨天从郑州市商务局获悉,9月初,省政府发文(豫政文〔2011〕169号)正式批复郑州市成为河南省铝深加工产品出口基地。
7.韩国PPS招标买入3,000吨11月船期的原铝锭
据首尔9月16日消息,韩国政府采购服务机构(PPS)周五在其网站上公布,韩国通过招标买入3,000吨LME注册品牌的原铝锭,纯度最小值为99.7%,于11月30日前运抵。
8.百色铝业加速崛起 民营经济成主动力
广西百色市消息,今年1至7月份,百色铝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1.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3%,铝产业已逐步成为百色经济发展的引擎,在这一过程中,民营经济成为主动力。
9.推进“两化”互动 铝硅等产业园区晒经验
在全省产业园区工作座谈会暨川西片区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工作培训会上,成都市、绵阳市、自贡市和眉山铝硅产业园区、乐山(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园区、安岳工业集中发展区就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经验分别作了介绍。“两化”互动、产城一体成为其中的关键词。
10.8月南方用电量下滑 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限制较严
国家能源局昨日发布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月全社会用电量43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这一增速较7月份用电量增幅11.8%大幅下降2.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本是用电高峰的8月,不少省份用电量同比却出现大幅下滑。
企业追踪:
1.沈阳铝镁院:助力挺起中国铝工业的脊梁
9月20日,伴随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大会的召开,作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研院所生力军的中铝公司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迎来了建院60周年。这个被誉为中国铝工业摇篮的沈阳院,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用自己的科学发展实践,书写了荡气回肠的动人篇章,使中国铝工业从无到有、到走出国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用不断发展的科学理念和科技水平,助力中国的铝工业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2.晟通集团:现代城市,最佳伴“铝”
近日,由湖南晟通集团研制的晟通铝制公交站亭正式投入使用。晟通铝制公交站亭是晟通集团在铝材新应用领域的又一创举,较传统的公交站亭,该公交站亭造型大气、简洁,采用环保型全铝材质、电泳表面处理,更具现代感,同时融入了更多的湖湘文化,投入之初赢得了外界的普遍关注。
3.美铝将斥资3亿美元扩建其爱荷华州工厂
中铝网综合外电9月16日讯 美铝公司(Alcoa)周四表示将斥资3亿美元扩建其位于爱荷华州达文波特的铝轧制品厂旨在满足汽车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4.华兴公司加快兴县氧化铝项目建设步伐
9月6日,山西兴县氧化铝矿山项目完成施工招标,计划月内开工。兴县氧化铝项目是今年中铝公司的重点投资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位于山西吕梁市,设计生产规模年产氧化铝100万吨。9月份是施工的黄金季节,华兴公司积极采取措施,以矿山、自备热电站等主控子项开工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5.振升铝材提早布局、谋划未来
近日,振升铝材公司组织召开了为期两天的“经营工作落实和组织机构建设”全封闭式专题会议,旨在号召振升金刚全体管理者在此播种与耕耘的日子中集中思考、总结目前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6.中铝山东华宇8月份进一步扩大盈利成果
8月份,山东华宇铝电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铝公司2011年年中工作会议精神,以熊维平总经理提出的六项重点工作为指导,以运营转型为抓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降本增效、控亏增盈为目标,以成本控制、产品结构调整为手段,不断强化基础管理,持续优化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