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从事耐磨材料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全国大概有800-1,000个。其中,年产10,000吨以上的不到20家,其余大多为一些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来源为:
1、各行业和地方所属的专业机械厂中的铸造车间;
2、各大型工矿企业所属的机械(机修)厂,如首钢、鞍钢的锻、轧球厂等;
3、民营的专业耐磨件厂。
前两类原都为国营企业,部分企业也已开始在改制;第三类民营企业有的开始来自于一些普通的小型铸造厂,后来转化为生产耐磨件的专业厂;有的原是一些小磨球厂,逐渐由单一的铸造工艺发展成规模较大的,铸造、热处理和机械加工一条龙式的机械化生产模式。
一些企业已完成了开始的原始积累,经过多次的技改和扩建,逐渐发展成为大、中型的专业耐磨材料生产厂。由于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比较灵活,现在它们已逐渐成为国内耐磨产品生产的主力军了。
尽管如此,我国的耐磨材料行业相对于国外同类企业来说,无论从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准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例如,我国目前最大的耐磨材料企业安徽宁国耐磨材料总厂总产量可达10万吨。而就在宁国市内,却有五、六十家同类型的磨球生产企业,总产量已达15万吨左右。
由于生产规模分散,销售渠道不一,很难避免内部的倾轧和价格上的混乱。由于各种原因,直到目前为止,这些企业尚难达到统一销售和经营的目标。而国际上一个知名的耐磨材料产品生产企业--比利时的马格托公司,目前它的耐磨备件年产量为35万吨,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占领了国际一些大型水泥工业的主要市场;
在这些耐磨材料企业中,除少数大型企业外,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还都是手工生产,机械化程度比较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
随着国民经济和水泥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优质耐磨材料产品的数量和品种上的要求会愈来愈高。同时,我国进入WTO以后,国外耐磨材料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也会愈来愈激烈。面对这个形势,如何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将是企业领导者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