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集群领军阜新经济转型

   2019-12-16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1400
核心提示:记者郑有胜报道 今年上半年,阜新市有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这是阜新市继“十一五”期间经济

记者郑有胜报道 今年上半年,阜新市有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这是阜新市继“十一五”期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后,在“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持续发力的生动体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经济转型,阜新市经济发展的脚步越来越铿锵有力。

  “十一五”期间,阜新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全国唯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和“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战略、“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有利契机,不断深化和调整经济发展方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越来越明晰,逐步形成了“三大基地和六个重点产业集群”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指向。阜新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全国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新型能源、煤化工“三大基地”,同时,挖掘潜在优势,重点发展液压、皮革、板材家具、铸造、氟化工、新型材料“六个重点产业集群”,以此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为阜新市经济转型担起重任。

  5年来,阜新市已累计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7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5个,投资245.7亿元的大唐煤制气和58.6亿元的巴新铁路以及十余家央企参与开发的风力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阜新市经济发展、加速转型增强了后劲。仅两年时间,“六个重点产业集群”已累计新开工项目228个,规模以上企业达122户,产值达90.7亿元。到2010年底,阜新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80万千瓦,占全省风电装机容量的42%,并形成了生猪、乳业、花生等16个农业产业化链条,成为全国13个食品工业强市之一。地区生产总值到去年已达到361.1亿元,年均增长15.1%,比“十五”末期增加1.5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1亿元,年均增长25.8%。

  进入“十二五”,阜新市已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机遇期、推进转型的加速期。阜新市将以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为主线,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强力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开放创新、生态立市、文化兴市”战略,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实现12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年均增长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万元,年均增长16%。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