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用工荒”是不争的事实。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广州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有200万之多,中高技能型人才的缺口有30万到40万左右,其中模具人才缺口40万。预计今后缺工主要集中在三大行业: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加工制造业。
广州乃至广东该如何填补高技能人才的空缺?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在这一背景下,由国内外55家企业、7个行业协会、13所大专院校联合打造的广东机电职业教育集团在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据了解,这是广东省也是广州市第一个机电领域职教集团,也是2010年以来继食品、交通、化工、装备制造等职业教育集团之后成立的又一个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的职业教育集团。企业包括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中油BP石油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全球物流(广州)有限公司等,而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则是牵头单位。
打造机电职教 填补高技能人才缺口
广东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戚国强在成立仪式上讲了一个故事:去年,举世瞩目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举行。虽然中国队无缘南非,但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在南非的每一场比赛现场,一种响彻全球的喇叭――呜呜祖拉,90%产自中国。这种喇叭最长67公分,最短的7.3公分,售价从20兰特(约合17.7元)到60兰特(约合53.1人民币)不等。不过,它的出厂价一般在0.6元到2.5元。
显然,中间的绝大部分利润落入了国外的经销商和进口商的腰包。在庞大的世界杯商机市场面前,“中国制造”收获的往往是蝇头小利。
然而,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历程可见,没有制造业的强力支撑,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成从经济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发达国家的转变。因此,“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安全,都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作为国家战略来重点对待。”戚国强表示。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将珠三角地区定位于“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龙图教授认为,这为广东机电职教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但问题在于,要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让企业在低碳、环保、和谐、高效、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大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出路究竟在哪里?业界、学界的回答异口同声,除高新技术外,就是高技能人才。
“大规模结盟”校企合作模式立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