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轮遭美反倾销 借道越南日上集团不惧挑战

   2019-12-16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9610
核心提示:美国对我国钢轮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将削弱我国钢轮产品竞争力,对大部分钢轮厂家十分不利。此次反倾销影响

       美国对我国钢轮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将削弱我国钢轮产品竞争力,对大部分钢轮厂家十分不利。此次反倾销影响的贸易额数量较小,对中美双方贸易影响有限,不会引起大规模的贸易战。欧美日主要汽车市场的缓慢增长和替代品的快速渗透的不利因素给国际钢轮制造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推动了国际钢轮制造业的重组并购和生产的集中。中国汽车行业起步较晚,但汽车零配件发展迅速,加之汽车产业生产重心向亚太移动,中国钢轮行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从局部区域和从长期趋势看,国内乘用车钢轮行业不仅在生产能力,而且在质量、技术和装备条件方面,难以满足国内乘用车整车的发展。目前,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和长安集团均有自己的配套企业,受到海外反倾销的压力较小,但在越南建厂的日上集团兼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在行业居于前列。

       美国商务部27日宣布,该部已初步决定对中国输美钢轮征收最高达193.54%的反倾销税。美国商务部做出这一决定的理由是这批进口的中国钢轮以所谓“不公平的低价”输入美国,存在倾销行为。据此,该部初步决定对这些中国产品征收从110.58%到193.54%不等的高额反倾销关税。此前,美国商务部已经于8月30日宣布对中国进口的钢轮征收介于26.24%到46.59%之间的反补贴关税。按照计划,美国商务部将于2012年3月对上述反倾销案做出最终裁决,而反补贴案则将于2012年1月做出终裁。

       美国商务部27日决定对我国输美钢轮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将显著削弱我国钢轮产品竞争力,对大部分钢轮厂家十分不利。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钢制车轮企业散乱、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自主开发能力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全行业呈现出及其散乱、充分竞争、产能过剩的格局,除少数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之外,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沉重,经济状况不佳。

       此次反倾销影响的贸易额数量较小,对中美双方贸易影响有限,不会引起大规模的贸易战。奥巴马上台以来的对华贸易制裁措施,主要是因为美国国内经济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政客操弄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整体而言,2011年以来美国对华采取贸易制裁措施的频率明显下降,数量也是近年来最低的。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2010年,美国进口价值约为8000万美元的钢轮产品。此前,美国商务部曾对中国出口的钻探管和木地板产品征收反补贴税。但与往年相比,2011年美国对华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案件数量相对处于低位。此次被美商务部纳入征收范围的钢制轮毂是广泛运用于卡车、公共汽车等商务车辆中的汽车配件。

       在过去20年中,钢轮份额下跌,业内人士将其归结为外观、重量、性能等因素,其中,外观是最重要的因素。钢材的特性和制造工艺决定了钢轮难以做到铸造铝轮那样的结构和外形多样化。但是,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钢轮却具有非常显着的优势。

       最近几年来,国际钢轮制造业在钢铁行业和机械制造行业的协助下,在技术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具备了与铝轮进行全面抗衡的能力;同时,国际汽车业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之下开始重新评估钢轮和铝轮的价值。

       欧、美、日三个主要汽车市场的缓慢增长和替代品的快速渗透的不利因素,给国际钢轮制造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这种压力,推动了国际钢轮制造业的重组并购和生产的集中。

       目前,国际钢轮制造业在几大主要的汽车市场已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寡头垄断格局:北美钢制车轮市场基本上由Hayes Lemmerz International,ArvinMeritor和Accuride三个制造商所瓜分;而日本市场则基本由Topy,Central MotWheel和Ring Techs瓜分。

       在欧洲市场,Hayes Lemmerz Internationa,Michelin Wheel Division和Magnetto Wheels三个集团分享了绝大部分的钢轮市场份额。

       中国汽车行业起步较晚,但汽车零配件发展迅速,加之汽车产业生产重心向亚太移动,中国钢轮行业近年来发展较快。

       目前,全球钢轮OEM市场钢材消耗量大约为每年400万吨,其中轿车车轮的钢材消耗量约150万吨。在中国,2004年钢轮行业总体钢材消耗量大约为36万吨,其中乘用车车轮的钢材消耗量大约10万吨,中国汽车车轮OEM配套量约2900万只,其中乘用车车轮1640万只(其中钢轮约540万只,铝轮约1,100万只),商用车车轮1,260万只。全行业OEM市场价值约70亿元人民币,其中:钢轮45亿元,铝轮25亿元。2010年,中国汽车车轮OEM配套需求量在6,000万只左右,其中乘用车车轮约4,500万只,商用车车轮约1,500万只。

       在相关理好政策支持下,国内钢轮需求量有望超预期增长,使钢轮厂家受益匪浅。

       在乘用车方面,由于国家的能源政策和汽车产业政策均鼓励经济性车型的发展,钢铝轮的标准配置有望逐步调整到50%:50%的比重。2010年,中国乘用车钢制车轮OEM需求量可能达2250万只,较之前预计增加1710万只。

       另外,在国内高速公路网络的迅速发展、燃油税政策的推出、汽车召回制度的落实、国产汽车的出口和国家加强车辆“超载超限”的治理等背景下,中国商用车车轮的与国际接轨逐步实现无内胎化的趋势终将提速,因此,商用车车轮领域将面临重大的结构调整,也孕育一定市场机会。

       但从局部区域和从长期趋势看,国内乘用车钢轮行业不仅在生产能力,而且在质量、技术和装备条件方面,很快将不能满足国内乘用车整车的发展。

       据了解,国内乘用车正在逐步销往海外市场,奇瑞、华晨等企业甚至瞄准了欧美市场,要求汽车零部件适应海外的标准和法规。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车轮行业在总体上,技术创新和独立研发的能力欠缺,在产品的质量、环境等许多方面均无法满足国际化的要求。

       目前,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和长安集团均有自己的配套企业,受到海外反倾销的压力较小,但在越南建厂的日上集团(002593)兼攻中外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在行业居于前列。

       日上集团在越南设有子公司,具有年产30 万套载重钢轮、1 万吨钢结构的能力。越南公司在覆盖印度、澳大利亚、阿根廷及东南亚市场的同时,能够出口美国市场,规避未来发生的不利影响,并有望借此填补美国市场短缺。

       公司主要产品是钢制车轮和钢结构。在钢轮方面,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载重钢轮厂商,目前已形成载重钢轮产能360万套,其中,无内胎载重钢轮210万套,2010年钢轮销量约为230万套。公司2010年钢制车轮产量排名进入前十名,无内胎载重钢轮排名进入前三名。

       此外, 公司拟募集资金用于对子公司四川日上金属工业有限公司、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增资,并投资到:4亿元用于四川日上汽车钢圈和钢结构项目,2亿元用于厦门150万套无内钢圈项目。

       未来厦门生产基地可生产载重钢轮480万套、钢结构5万吨,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东部地区、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南充生产基地建成后,可生产载重钢轮200万套、钢结构5万吨,能够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比照现在的规模的话,公司钢轮业务产能将由360万扩展到680万,钢构将由5万吨产能扩张到10万吨,3年内实现翻番式的增长。(范大勇)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