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构件轻量化与塑性成形技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9410
核心提示: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北大学承办的装备构件轻量化与塑性成形技术研讨会于2011年8月20日在太原的中北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北大学承办的装备构件轻量化与塑性成形技术研讨会于2011年8月20日在太原的中北大学举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阮雪榆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钟群鹏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的胡正寰院士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北京机电研究所等高校及研究所的20余名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上,各位专家针对塑性成形领域,通过结构、材料、工艺等途径实现装备构件轻量化的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讨论。 

    研讨会分别由我会常务副理事长宋天虎和副秘书长陈超志主持。会上,钟群鹏院士提出了“机械装备轻量化必须根据零件的受力状态、主要的失效模式、主要抗力的力学指标,以及材料的充分利用等方面加以综合的思考和探讨。”阮雪榆院士指出“应以稳健可靠来追求轻量化”,并且提出采用实验物理仿真等数字化技术对轻量化设计的产品进行性能预测。胡正寰院士介绍了楔形轧制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节材实例。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主任林峰教授以“节材制造——多向模锻制造技术及其装备研制”为题目,就多向模锻技术优质、节材、降耗的特点以及大、重型多向模锻装备的研制及其技术的难点和各位专家展开了讨论。西北工业大学的杨合教授介绍了“航空航天高性能轻量化构件局部加载近净成形关键技术”,以及该技术的重要研究进展。中北大学的张治民教授就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科研情况,以及轻合金构件应用设计理论、Mg、Al、Ti合金变形强韧化、轻合金挤压技术及应用以及轻合金典型构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苑世剑教授则从内高压成形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做了深入的介绍。西安交通大学赵升吨、湖南大学李落星、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永兵、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张士宏以及北京机电研究所的陆辛、钟志平等教授、专家也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自己团队在构件轻量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构件轻量化是实现装备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能够提高装备性能的重要途径。装备构件的轻量化和塑性成形制造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采用高性能铝、镁、钛合金与高强度钢等轻量化材料,采用整体、薄壁、空心、变截面和带筋等轻量化结构,可实现装备零构件的轻量化,但目前轻量化构件的结构通常较普通结构复杂,现实要求构件应朝着高可靠性、高效率、低成本、短周期、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这为塑性成形制造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次论坛的召开为从塑性成形技术方面讨论装备构件的轻量化技术,提供了一个观点碰撞、见解交流的有益的高端平台。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