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铸造协会主办、中国铸造协会精密铸造分会及泰州金鼎精密铸造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铸造行业系列会议--《中国铸造协会精密铸造分会第十二届年会》于2011年10月24-2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双门楼宾馆举行。这是我国精密铸造行业两年一届的盛大交流会议,得到行业同仁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据大会统计共有309个单位的504名代表正式报到参加了本届年会,他们来自国内22个省市及台湾地区,还有日本和美国的客人。其中来自精密铸造企业及科研院所的代表有198家336名,包括我国航空精铸业、硅溶胶工艺出口精铸业和传统水玻璃工艺精铸业中知名企业和部分外资精铸企业均有代表参加。为精铸企业提供原辅材料、设备、仪器及软件服务的111家厂商也积极的参加本届会议,利用这次会议的机会与众多的精铸企业交流沟通,推介他们的产品。和历届会议一样,为丰富会议的技术内容,特邀请精铸行业知名的老教授老专家出席会议。
在年会的同时,举办了《精铸原辅材料、设备仪器及软件服务展览会》。参展商提前一天于23日下午报到和布展,展会毗连年会的主会场,在精铸企业代表正式报到的当天就能参观展览会,年会期间也一直开放,为精铸企业和参展单位提供了充分的接触交流机会,展览会共有85家企业展介了他们的产品,精铸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类材料、装备、仪器和技术软件几乎都能在展会上找到,展会上荟萃了精铸服务企业的最新产品和信息,参观人气旺盛,气氛热烈,受到供需双方的欢迎。
年会于十月二十五日上午举行了隆重而简短的开幕式,由精铸分会新任秘书长张耘主持,精铸分会理事长、东风精铸公司杜孔明总经理致开幕词、精铸分会付理事长、泰州金鼎精铸公司荆 剑总经理致欢迎词,亿营实业公司萧于盛总经理代表协办单位致词,江苏省铸造协会徐林源秘书长致贺词,最后由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立波先生讲话,他说本届精铸年会是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召开,“十二五”将是我国铸造行业大调整、大发展关键时期,铸件产量增速将整体放缓,这将给我们带来现实的压力,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认真规划未来,提升技术和综合能力的良好契机。他说中国铸造协会举全行业之力编写了《中国铸造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了我国铸造业未来的5大发展战略,即1) 精品铸件战略;2)绿色铸造战略;3)结构优化战略;4)自主创新战略;5)人才培养战略。在此基础上,精铸分会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明确了精铸分行业的8个规划发展目标,即:1)掌握和完善世界精密铸造最前沿的新技术;2)扩大高附加值的高端精铸产品的生产;3)为主机产品轻量化提供结构优化的复杂精密铸件;4)控制精密铸造生产的总量规模;5)把节能降耗作为熔模铸造发展的重要前提;6)严格熔模精密铸造生产中的环保治理和劳动环境的改善;7)逐步提高精密铸造生产的机械化程度;8)提高我国精密铸造原辅材料和辅助制品供应行业的科技水平是精铸发展的基础。这次年会也正是围绕规划目标进行的一次研讨和交流。他对精密铸造分会作为精铸行业的核心组织,以“为企业服务”为根本宗旨,积极开展具有实效的行业活动,推进精密铸造业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并认为两年一届的中国铸造行业系列会议——中国铸造协会精密铸造分会年会已成为业内独具特色的品牌盛会。最后他希望与会企业积积参加明年的两大活动,一是4月上旬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13届世界精密铸造会议,中国铸造协会作为中国唯一指定的组团单位组团参加。二是5月份将在北京,由中国铸造协会主办的历史上亚洲最大、世界两大国际铸造展览会之一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围绕优质、高效、节能、环保四要素,规划我国十二五期间精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开幕式结束后即进行围绕主题的报告会,首先是本分会理事长杜孔明先生作《精铸业可持续发展的再思考》的报告,他从铸造业发展的趋势、精铸业面临的挑战和精铸业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进行详实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为精铸企业下步的发展开拓了思路; 接着笫二个报告是精铸老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冰教授作《减员增效势在必行》的报告,报告指出, 当前我国廉价劳动力的时代行将结束, 减员增效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报告-方面列举了我们效率低下的事例,另-方面用图文并举的方式介绍了发达国家在精铸制模、制壳、清理等工序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它带来的优势是操作质量稳定、劳动环境改善、生产效率提高, 报告希望我国精铸设备制造厂商抓住时期,以开拓的精神和广阔的视野,深入了解和分析我国精铸业的紧迫现状,开发出实用而又精良的新装备,以支持精铸业的持续发展。笫三个报告是精铸分会付理事长清华大学吕志刚教授作《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硅溶胶精铸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至今已有20个年头,我国精铸业发生了巨大变化,2009年精铸生产产值占全球的22%居世界笫三,成为不可忽视的熔模铸件生产大国,而且还有庞大的水玻璃熔模铸件生产体系,年产量超过百万吨。但是存在着大而不强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偏低,综合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行业配套如原辅材料、装备、软件及技术服务水平还急待提高,现代化管理到位仍需努力。报告最后提醒行业的广大同仁,要清醒的面对当前的或即将到来的三个挑战, 即国际市场竟争的挑战,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精铸业将在挑战中迎来新的发展。会议安排以上的三个行业发展导向性报告为与会企业的领导开拓了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受到与会代表的极大欢迎。
本届年会得到日本铸造协会的重视,他们派代表在年会上用具体的数据介绍了日本精密铸造现状和未来。同时他们主要是介绍第13届世界精铸会议在日本京都举行,这个一直在美欧国家举行的活动首次移到亚洲召开,日本铸造协会希望得到中国铸协支持,欢迎中国精铸界踊跃参加这次会议。美国3D公司副总裁亦在会上介绍了无模化蜡型在精铸中的应用。
会议在专题报告后,进行了约十多篇优秀论文的大会宣讲及十多篇精铸新设备、新材料及软件技术的信息发布。由于会议内容丰富和实用,演讲准备充分,时间安排紧凑,在一天半的论文和信息交流会中自始至终代表参加踊跃。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64篇编入本届年会论文集,其中有47篇论文来自24家精铸企业和科研单位,内容包括精铸发展综述,铸件结构与工艺设计、模具设计与制模、型壳材料与制壳、节能与环保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文章都是做了大量技术研究工作或是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总结,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和借鉴的价值,从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也反映了这些企业的技术素质和层次,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对这种技术交流的精神风格应给予鼓励和表扬,以促进行业的交流和进步,为此从上届年会开始精铸分会就组织专家对每届精铸年会征集的精铸生产和科研单位撰写的论文进行评审,并冠名惠和杯优秀论文奖,对论文作者给予奖励,奖品由广东惠和硅制品公司提供。本届年会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3名,二等奖11名,纪念奖30名,并于25日晚举行了发奖仪式。
25号年会期间,中国铸造协会张立波、范琦、周泽衡、吕志刚、张耘等负责人与日本铸造协会代表就2012年协办将在日本召开的世界精密铸造会议相关事宜进行了友好沟通、研讨。
26日上午会议还首次组织了十余家精铸生产企业和精铸设备材料企业以《构建合作平台,加快绿色精铸与工艺及装备更新的进程》为题的直接对话交流。会议发言踊跃,表达了双方的愿意和期望并就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大家都认识到精铸装备和材料水平的提升是我国精铸水平整体提高的关键,如何满足精铸生产企业的需求是设备和材料企业生存发展的方向。与会者希望多组织这一形式的交流,并引向实质性的合作。
26日晚会议邀请了国内精铸专家与对技术问题有兴趣的代表进行了交流答疑,百余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参会的工程技术人员代表踊跃提问,专家细心解答,气氛十分活跃,技术答疑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仍意犹未尽。
会议最后一天是参观泰州金鼎精铸公司的新厂,为迎接年会召开公司加快了老厂迁移工作,新厂是在老厂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的,他们十分重视先进设备的选用和实现机械化作业,自动化的制模设备以及适应我国精铸企业当前承受能力的制壳机械化模式,给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届年会在中国铸造协会的领导下,在承办单位精心筹办下,在全体代表的支持下,会议内容丰富,组织有序,满足了代表们不同的需求,开得圆满成功。由于本届年会到会代表超过预定人数,创近几届年会代表人数之最,也给部分代表和会务工作带来不便和压力,尚需今后改进。本届年会还要感谢协办单位大连恒辉、广东华鳌、亿营、郑州大宇、华中金属、武汉亿强、东营东胜、惠和硅制品等公司的支持。让我们在2013年的第十三届精铸年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