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创新,重庆两年走完沿海十年路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8490
核心提示:  薄熙来:重庆产业结构由重化工为主到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实现了总体升级。近几年,我们培育

   薄熙来:重庆产业结构由重化工为主到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实现了总体升级。近几年,我们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化医、材料、能源和轻纺7大支柱产业,改变了过去汽车摩托车“一枝独秀”的发展格局。

  黄奇帆:全市工业销售值、商品销售总额和金融资产,大体上形成了“三个万亿”的规模。电子信息产业正在成为重庆工业第一支柱。目前,全市工业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和传统优势工业三大板块齐头并进的势头。

  多少年来,提到重庆的支柱产业,很自然地就想到汽车、摩托车行业。而如今,“无中生有”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在成为重庆工业第一支柱,并与汽车装备制造、传统优势工业形成齐头并进的三大板块!昨日,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称,明年,我市将在继续发展IT产业、汽车产业的同时,推动高端装备行业的发展,实现重庆工业上档升级。

  笔电集群

  为新增工业产出贡献20%

  市长黄奇帆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称,由于加工贸易的模式创新,重庆两年走完了沿海十年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以惠普、宏碁等品牌商为龙头的“4+6+400”笔电产业集群,今年产量将达到2500万台。

  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介绍,这2500万台产量,为新增工业产出贡献了20%,单月整机产量突破400万台。“业界评论,重庆‘无中生有’发展加工贸易,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沐华平认为,这也说明重庆产业升级之路的速度。

  2009年8月4日,富士康与惠普落户重庆,12月26日,英业达落户。

  2010年,广达如约而至。当年宏碁与市政府签约,其全球生产基地和中国第二营运总部布局重庆。

  今年,华硕签约入驻,华硕在重庆布局全球生产基地与中国第二营运总部。随后纬创和仁宝相继入驻重庆。

  这些巨头的落户,在重庆的经济版图上形成了信息产业高地。

  明年,预计将有大批信息产业零部件企业落户重庆,配套规模将达到600家,本地配套率将达80%。笔记本产量将达6000万台。同时,记者还了解到,最近我市已拿下一个年产3000万台的全球最大打印成像产业项目。“具体品牌还不方便透露,明年3月前签约。”沐华平说,明年还有几家关键性零部件厂商相继落户重庆。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