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不断 我国紧固件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2020-09-01 互联网黎美容8750
核心提示:  “欧盟还有一个上诉期,结果至少要半年后才能出来。”''日前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

  “欧盟还有一个上诉期,结果至少要半年后才能出来。”''日前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分会会长冯金尧提醒说,“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

  他所指的是,12月初世贸组织裁定欧盟针对中国螺丝、螺母、螺栓等金属紧固件实施的反倾销措施违反了WTO法规。该裁决,被不少媒体称为中国在WTO国际贸易诉讼中对欧盟的首次胜利。

  “现在说‘胜利’还为时尚早。”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秘书长杜国森也一再强调。他对本报透露,针对此前中国商务部对欧盟紧固件作出的反倾销仲裁,欧盟正在研究我国的反倾销条例。“进一步的诉讼是避免不了的,现在官司还没有结束,最终谁胜谁负还不清楚。”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紧固件出口形势依然很严峻。

  一种产品引发五起案件

  “我国的紧固件产业可谓是多灾多难。一个小小的产品已经引发了五起案件。”杜国森说。从欧盟对我紧固件发起反倾销调查,到我商务部对欧盟紧固件作出反倾销仲裁,我国启动WTO争端解决专家组审理程序,到欧盟提出上诉,再到欧盟发起反规避调查......“太复杂了!”杜国森感叹道。

  紧固件俗称螺丝螺母,属于机械基础零件,在业内被誉为“工业之米”。我国的紧固件产量世界第一,且半数出口,历来就是国外贸易救济措施的重灾区。

  2008年12月3日,欧委会裁定,今后5年内对中国产碳钢紧固件征收63%~87%的反倾销税。受此影响,几百家跟欧盟往来密切的紧固件企业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1/3的企业停产,1/3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

  浙江省嘉兴市紧固件进出口企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峰告诉本报笔者,2010年1~10月嘉兴对欧盟出口的被调查产品(紧固件)为3076.7万美元,相比2008年1~10月的10428.1万美元,减少了7351.4万美元。“而且这两个数字中还包括一些未被调查的产品,可以说,嘉兴市对欧盟的紧固件出口基本上没有了。”

  2009年10月12日,中方提起设立专家组请求,正式启动WTO争端解决专家组审理程序。经过一年审理,2010年12月3日,WTO专家组发布报告,明确裁定欧盟对中国碳钢紧固件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专家组同时认为,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有关''单独税率''的规定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这是中国与欧盟在WTO框架下的首起诉讼。“这只是一项暂时性的结果,而并非一些媒体说的‘胜利’,必须要客观分析。”杜国森告诉本报笔者。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