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推动“两化融合”

   2020-09-01 互联网黎美容10140
核心提示:  芬兰的崛起,来源于创新。作为一个北欧小国,芬兰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灵活的政策创新、务实的教育创新

  芬兰的崛起,来源于创新。作为一个北欧小国,芬兰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灵活的政策创新、务实的教育创新,拥有了世界一流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实现了产学研用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成功之路,一举成为科技先进的工业国家。2010年年末,《中国电子报》记者在对芬兰科技创新局、芬兰科技园区以及多家ICT企业的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芬兰人对科技创新的专注和热爱。

  发挥技术优势实现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的概念,对于芬兰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是芬兰却走出了一条他们自己的完美的两化融合之路。在大力发展信息与通信产业的同时,芬兰注重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这不仅提高了芬兰工业的生产能力和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较快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芬兰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由VTT主持的研究开发项目,另一方面为国家技术创新局(TeKeS)和SITRA主持的项目。这些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地用于改造传统的森林工业、金属及机械制造业,支撑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芬兰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的提升。如今,森林工业、金属工业、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已成为芬兰国民经济中并驾齐驱的3大支柱产业。随着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和环保等领域的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芬兰的产业结构已越来越多元化,为芬兰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芬兰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得益于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芬兰的中小企业规模虽小但竞争力强,也非常国际化。每一类、每一个中小企业都寻求提高专利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每个公司的产品都很专业,这让新型企业在市场细分中获得机会,也让芬兰的工业制造业变得专业而强大。

  芬兰的企业对中国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也非常熟悉,诺基亚的新闻发言人Louise ingram就坦率地表示:“现在诺基亚正在从注重硬件生产迅速调整到重视软件和服务,我们推出的Ovi服务,就是旨在打开信息服务之门,而这些服务中有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交通信息、农业信息、教育信息、娱乐信息和医疗信息。”

  专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芬兰的崛起缘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3大振兴政策:即“培育高技术产业”、“重视教育”以及“政府、企业和大学的战略合作”。为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芬兰政府设立了Tekes,为企业与大学提供合作的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通过投入帮助企业实现科技创新,使创新成果能更快地转化为市场化产品。据了解,芬兰政府在全国科研开发总投入中的份额,每年都保持在30%至40%。

  现在,已经成为科技强国的芬兰,依然执著于帮助企业实现创新。TekeS软件和电子媒体工业的部门负责人Risto Setl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TeKeS每年会投入5亿欧元的扶持资金,其中2亿欧元是专门用于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

  “目前芬兰已很难再出现像诺基亚那样成功崛起的大型企业了。当前我们工作的重点是要促进中小创新企业的成长和革新,由这些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支撑经济的下一步发展。”Risto Setl说。据了解,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的资助占到企业研发资金的50%,从以前的扶持技术项目已经发展到现在提供一揽子计划,包括融资和技术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并非只是中小企业需要政府的资助,在芬兰,像诺基亚这种大企业也会寻求政府的资金支持,如诺基亚在用户界面的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比较多,风险比较大,政府就会出资帮助诺基亚承担一些风险。

  Tekes支持企业的资金主要分3种:贷款、拨款、贷款+拨款。对于偏重研究的采用拨款的形式扶持,对于成功后获利比较丰厚的采用贷款的形式扶持,对于一些青年创新型企业则采用贷款+拨款的形式。风险越高,拨款的比例就越高。

  在芬兰,集聚优势开展研发创新,已成社会各界的共识。

  营造环境培养创新人才

  芬兰在逐年提升科研投入的同时,特别强调政府、企业和大学的战略合作。芬兰政府不仅为企业创新提供扶持资金,同时还为大学生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芬兰在教育信息化上,推进终生职业教育,培养国民掌握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教育和研究的信息网络,鼓励教员和学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机构、大学和图书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记者在阿尔托大学采访时,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阿尔托大学是由赫尔辛基经济学院、赫尔辛基技术大学、赫尔辛基艺术和设计大学3所高校合并而成的新大学。学校负责人说,阿尔托(Aalto)的意思是波浪,意味着改变,意味着一种永恒的运动状态。

  “我们的传统制造业正处于挣扎状态,我们需要一些建立在专业知识和创新、跨领域合作,跨国合作基础之上的新行业。”阿尔托大学校长图拉·特瑞说,“阿尔托大学希望通过经济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激发学生更丰富的创新意识。”

  阿尔托大学有一个享有盛名的设计工厂,这个设计工厂是传播阿尔托大学教育理念的一个窗口。阿尔托大学设计工厂的负责人Ville Simola说:“这里是新设计、新产品、新服务理念和技术解决方案产生的地方,这里也是产品商业化想法诞生的地方。”现在,阿尔托大学的设计工厂已经成为创新者的乐园,他们在这里提出自己的创意,而设计工厂会根据他们的创意邀请投资者来观摩这个项目,看是否会对这些创新的产品或技术感兴趣。

  记者观察

  当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慧芳

  在芬兰,好奇心和创新的精神深入民心。记者在芬兰采访时,正值漫长而单调的冬季,到处都被白茫茫的雪盖得严严实实。白天极短,路边的霓虹灯24小时闪烁。在这个仿佛应该冬眠的季节,芬兰人却迎来了创新的高峰期。

  FINNFACTS的老总KOKKO告诉我们:“芬兰人,每个季节都会有层出不穷的创新灵感。生机盎然的季节会激发丰富的想象,漫长的冬季则会让人们静下心来研发新技术。”在芬兰,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芬兰政府也一直刻意营造着这种创新的环境。在政府机构、在协会、在诺基亚和一些中小软件企业,记者到处都能听到他们谈创新,讨论新技术研发。据说,芬兰人很小就学习如何去创新,学校里不仅鼓励学生创新,还会帮助学生为好的创意寻找市场和资金支持。

  芬兰人对创新成果非常宽容。TeKeS软件和电子媒体工业的部门负责人Risto Setl说:“创新就意味着有成功有失败。我们创新资金支持的企业有1/3没有成功,取得效果的有2/3。对于那些使用政府扶持资金投资失败了的企业,我们不会放弃他们,相反会更加关注,必要时会加大对他们的资金支持和帮助。”

  芬兰人的创新注重与自然的结合。芬兰人喜欢大自然。这些亲近大自然的思想在科技创新中也时时凸显出来。正是“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成就了诺基亚,让芬兰成为短信、网聊的发源地。

  芬兰的企业在创新中处处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在一家音乐软件公司,爱好音乐的TIMO POIJARVI致力于帮助所有爱好音乐的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他通过软件把来自世界各地的原创音乐汇聚在一起,根据听众的点播率来决定这些原创音乐的排名。TIMO POIJARVI说:“我非常喜欢做这件事情,这既能够让大家听到喜欢的音乐,也能帮助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创新的乐趣和价值也就随之而来。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