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工业盛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于上周五闭幕,中国是今年工博会的伙伴国。5天中,全球约5000家参展商通过数万种尖端产品和技术创意、上百场专业研讨会向外界宣告,一场以绿色与智能为主旋律的新工业革命正在走来。
今年,汉诺威工博会在自动化、工业零部件等传统主题展的基础上,首次举办“工业环保技术与设备展”,将“绿色生产”这一概念推向前台。主办工博会的汉诺威展会公司董事会主席冯弗里奇说,绿色生产主张最小限度消耗水、稀土等不可再生资源,尽可能高效利用电力、天然气等能源,制造出合乎要求的产品;在后续处理环节,主张优化废弃物处理工艺,最大限度降低水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并将废料投入再利用。
德国艾森曼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表面处理系统、环保和生物质能系统的供应商。该集团的“太阳能驱动汽车喷涂车间”模拟运行图显示:借助先进的热交换系统和蓄热式氧化炉技术,车间可有效减少喷涂与冷却操作中的能量损失,实现节能30%至50%。德国欧绿保集团(ALBA)也展示了工业废弃物循环解决方案和家用废弃物提炼再利用技术。
由于能源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环保压力日益沉重,绿色生产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追求的目标。今年4月的一项调查显示,42%的受访企业已将“绿色生产”列为优先,比上一年增长33%。德国环境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节能环保产业去年销售额约为2万亿欧元,到2025年有望上升至4.4万亿欧元。
另一方面,一些业内人士在工博会上说,随着绿色技术的普及,人们评价企业成败的视角也正在变化。一家公司的实力将不仅体现在产出上,还包括它为此消耗了多少能源和原材料,是否造成了污染。企业生产工艺必须向更为灵巧和精确的“智能制造”转变。
在名为“数字化工厂”的主题展区,约200家企业展示了数字技术在制造业的最新应用。通过智能的数据交互和计算机模拟,能够虚拟完成开发、生产过程规划、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制造自动化和供应链管理等多项工作,不仅可提高制造的精度和效率,还可以节约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在工业零部件与分承包技术领域,新一代铸造和粘结技术能在节约能源、减少原材料消耗的同时,显著提高产品的精度和质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型环保材料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易加工、使用周期长等诸多优势,已成为研发的重点,也是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一环。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现场展示了一款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车轮,总重只有1.5公斤,能大幅减少车身自重,继而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而德国洛曼公司推出的最新半结构胶膜耐用度可达到一般工业胶条的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