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红:“十一五”期间 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9470
核心提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理事长陈吉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十一五”期间,国产高档数控系统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理事长陈吉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十一五”期间,国产高档数控系统技术有了突破,但和国外高档数控系统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在“十二五”期间,还得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
  第一,技术方面的差距。
  ①产品在功能上存在差距:功能还不够完善,在实际应用中验证还不全面;在高速、高精、多通道控制、双轴同步控制等技术上不足。
  ②产品的系列化不足:产品品种不齐、规格不足、成套性差、机电接口不一,影响配套。
  ③产品的应用验证不够:产品生产完成后验证考核数量、时间不够,可靠性测试结果不能令人信服。
  ④产业尚未起步:由以上等原因,导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偏低,用户认可度不高。
  第二,市场方面的差距。
  记者从工信部发布的数据得知,“十一五”期间,数控系统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国产中档数控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只有35%,而高档数控系统95%以上依靠进口。
  (2)“十二五”努力的方向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船舶、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将为我国机床行业提供巨大的需求。预计到2015年我国数控机床所需的数控系统需求将达到40万台套以上(不包含进口机床所配套数控系统),其中中高档占比预计在60%左右;数控系统市场需求将超过92亿元。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高档数控机床主要品种立足于国内: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所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80%实现国产化;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用的国产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高档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将从现在的1%提高到20%。
  数控系统行业“十二五”努力的方向是:抓住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发展数控机床为主导、主机为龙头、完善配套为基础,重点突破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薄弱环节,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依托科技重大专项,坚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由机床工具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