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国家经济数据普遍遇冷 下半年增长趋缓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9600
核心提示:  近期公布的亚太经济体经济数据如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资本支出、国际贸易和工业产值等普遍遇冷

  近期公布的亚太经济体经济数据如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资本支出、国际贸易和工业产值等普遍遇冷,澳大利亚和韩国在本周公布的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也差于预期。分析人士认为,受诸多因素影响,出口占经济较大比重的亚太经济体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将会有所回落。  
  先行指标普遍走软
  进入下半年,亚太经济体的增长前景普遍不容乐观,这主要体现在先行经济指标如外贸、PMI、工业产值等数据上。如今年7月,中国香港出口同比下滑3.5%,为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同比下滑;泰国出口同比下滑4.46%,降幅较此前一月的2.3%有所扩大;印度出口同比大幅下滑14.8%,为连续第三个月出现出口下滑;印尼出口同比下滑7.3%,虽然下滑幅度小于此前一月的16%,但已是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出口下滑。
  这一地区的大宗商品出口国方面。在截至7月的过去一年,新西兰出现贸易逆差8.53亿新西兰元(约合6.93亿美元),逆差规模环比增加11.50%。自4月份以来新西兰便结束了贸易顺差,并连续3个月出现贸易逆差。今年二季度,澳大利亚出现118亿澳元(约合121亿美元)的经常项目逆差,逆差规模较去年第三季度的60亿美元左右有明显扩大。
  今年7月,日本工业产值环比萎缩1.2%,与市场预期的环比增长1.7%相差甚远,更低于6月份的环比增幅0.4%。7月份澳大利亚房屋建筑许可数量环比大幅下滑17.3%,是自2002年11月份以来的最大环比降幅。
  被视为衡量经济信心和反映经济前景的亚太经济体PMI更是不容乐观。
  如8月份新加坡制造业PIM由7月份的49.8降至49.1,为连续第2个月低于枯荣线50下方,表明该国制造业活动持续萎缩;日本制造业PMI为47.7,为连续第3个月处在50下方;澳大利亚制造业PMI为45.3,为连续第6个月处在50下方;印度制造业PMI由7月份的52.9下降至52.8,继续低于长期均值55.8。
  多国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
  韩国央行6日公布数据称,今年第二季度韩国GDP同比增2.3%、环比增0.3%,增幅低于市场预期值2.4%、0.4%和今年一季度的2.8%和0.9%。
  数据显示,二季度出口的疲软成为拖累韩国经济整体表现的主要因素,当季商品与服务出口环比下滑0.6%,其中商品出口降幅达1.4%。韩国央行表示,汽车和石化产品出口的降幅最大。
  由于下半年出口前景不佳、国内需求和企业投资增幅弱于此前预期,高盛6日下调了对今年韩国的经济增速预期,由此前公布的3%降至2.6%,这一预期值低于韩国政府和韩国央行给出的增速预期。
  可以说,韩国是近期亚太经济体增速下滑或差于预期的一个缩影。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二季度GDP环比增幅仅为0.6%,增速低于修正后的一季度增幅1.4%;二季度菲律宾GDP同比增幅为5.9%,低于一季度的6.3%;二季度日本GDP环比增幅仅为0.3%,明显低于一季度的1.3%。
  早在今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将亚洲发展中与新兴经济体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下调,即由7.4%和7.9%降至7.1%和7.5%。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