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遭遇新挑战贸易战略需深度调整分析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8130
核心提示:8月24日至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东省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就当前经济走势特别是稳定外需、加快外

    8月24日至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东省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就当前经济走势特别是稳定外需、加快外贸转型升级进行调研。这已是本月内温总理第二次到中国地方省市进行经济调研。温总理此次调研,表明领导层对于出口跌势得不到有效遏制的担忧。凸显了当前我国外贸出口形势的严峻。

    商务部7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进出口1839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其中出口9543.8亿美元,增长9.2%;进口8854.6亿美元,增长6.7%;顺差689.1亿美元,增长56.4%。而7月份当月,出口仅同比增长1.0%,远低于上月的11.3%以及市场预期的8.8%。与此同时,进口同比增长4.3%,同样逊于上月的6.3%以及市场预期值7.0%。

    从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数据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外贸的增速,不管是进口还是出口都有较大的回落,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全年实现10%的增长目标还能否实现以及未来中国的外贸能否触底反弹的担忧。

    最近,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组织了多场有关对外贸易方面的形势分析会和论坛,邀请业内著名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就当前和今后的外贸形势、企业面对的困难和发展机遇,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发达经济体集体疲软国际经济贸易形势难言乐观

    专家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降低,我国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压力在加大。欧债危机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欧元区的经济衰退风险正在增加,美国的失业率高企对居民的消费形成了抑制,日本也面临着出口放缓的压力,这些因素制约了市场需求。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8月17日新出炉的报告显示,美国民众对该国经济的信心正在增强。继今年下半年伊始经济缓慢增长之后,最近美国又公布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经济数据,这缓解了人们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但也凸显了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且不平衡。

    8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从7月份的72.3升至73.6,为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7月份就业增长加快,裁员活动在春季大幅增加之后也在放缓。尽管欧洲陷入衰退及亚洲经济增长放缓,但迄今为止对经济复苏贡献最大的出口仍意外保持了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同时消费者支出也在增加。但美国经济增长依然不振,第二季度经济产值仅增长1.5%,多数经济学家预计下半年经济仅会温和增长。失业率仍处于8.3%的高位,并且在过去的三个月中有两个月出现上升。8月17日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反映了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该数据显示消费者对现状变得更为乐观,但对未来则变得更为悲观。

    专家指出,虽然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但是经济基本面仍然稳定在温和增长态势。作为几年来痛苦去杠杆化的结果,无论是美国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的杠杆率还是美国全社会负债占GDP的比重,目前都已经显著下降。如果说今年外贸还有亮点的话,那么与欧盟和日本相比,美国将是我们外贸的亮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对欧盟出口的形势不乐观,虽在估计之中,但欧债危机进一步发展升级并趋于恶化,以及欧盟各国进口需求急剧下降,则超出了很多专家的预判。

12345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