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这些焦煤炉只能关闭拆除,考虑到墙体全部是由耐火砖修建的,冬暖夏凉,所以一部分改建成了职工宿舍,一部分用于养家禽,炉顶上也全部绿化,还可以在夏季种植蔬菜。”近日,阜康市四宫精煤有限公司负责人向笔者介绍道。走进公司,一排淘汰下来的焦煤炉前,职工来来往往显得异常热闹,另一排前鸡鸭成群更显生活气息。
这是阜康市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阜康市彻底关闭拆除土焦池18家,关闭拆除改良焦炉41家,爆破拆除烟囱55个,将全市境内建设的小型焦化企业全部关闭。同时,还积极组织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申报国家财政奖励资金,共争取到专项资金1070万元,全部用于企业职工安置和企业转产。
去年以来,阜康市共13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第一批、第二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涉及冶炼、化工、煤电、煤焦、新型建材、铸造、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全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2亿元。同时,加大国家、自治区和自治州的项目资金申报力度,争取区、州技术改造资金、节能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重点产业群发展资金共计6000多万元。
阜康市委书记曹志文说,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按照“总量适度、优化布局、改善结构、提升水平”的原则,让资源向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的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和资源利用率。
截至目前,该市规模以上企业由2005年的24家增加至45家,自治区重化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被评为“自治区十佳工业园区”。资源、工业废物综合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提高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