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控制与动力传动:柔性制造技术及设备、数控系统、嵌入式系统、伺服系统、工业机器人、变频与调速、传感器、电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及相关技术、电气传动及控制系统、机械传动、液压传动与空气传动等。
机床热加工技术与设备:铸造技术及设备、锻造技术及设备、热处理技术及设备、焊接与切割技术及设备等。
相关制造技术与设备:轴承加工技术及设备、齿轮加工技术设备、模具加工技术及设备以及汽摩配其他成套制造技术与设备等。
未来几年,印度政府将投入数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将为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提供大量机会,尤其是空调、拖拉机、肥料、建筑设备以及轮胎行业。印度政府对投资其工程产业的外资实施自由审批程序,对相关进口设备给予税收优惠。
中印两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有着非常强的互补性,中印又同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国和能源需求大户,对海外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大。随着两国战略合作的深化,中印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步伐也正在逐步加大。
印度整个工业的加速发展,近年来,印度的汽车及摩托车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拉动了其国内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机床以及电子产业的消费需求;中印两国在低端传统化学品贸易方面具有极大的同质性和竞争性,印度对华化工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极易引发贸易摩擦;印度的电力供应基本跟不上其经济发展,大规模停电已成常态,国内发电设备制造商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发电设备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印度政府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正计划对来自中国的电力设备加征高额关税。这点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总之,不论是印度的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对中国企业来说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开拓空间。
1.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
印度是全球汽车销售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汽车生产大国之一。2010年,印度汽车产业达480亿美元,到2016年,印度有望成为全球第七大汽车生产国。据统计,2010/2011年度,印度汽车产量接近300万辆,摩托车产量达13376万辆,同比均实现了27%的增幅。
近年来,印度凭借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比美国低10%~20%,比欧洲低50%),以及国民所拥有的语言、能力及专业技术等优势,吸引着国际汽车制造商到印度采购汽车零配件。印度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欧洲为第一大出口地区,对欧出口约占其出口比重的30%;第二大出口地区是亚洲,占比20%;北美作为其第三大出口地区,占比为10%。
印度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中心。预计到2016年,印度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产值将实现占国民生产总值10%的目标,并将为国内创造2500万个就业机会。印度汽车零配件制造商协会预计,到2015年,印度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相关汽车零部件的潜在交易额将达到400亿~450亿美元,从而使印度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