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制造企业应多管齐下 加快实现替代进口的步伐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5040
核心提示:2011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高企不下,1~12月进口额达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40.6%。加工中心、磨床、特种
        2011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高企不下,1~12月进口额达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40.6%。加工中心、磨床、特种加工机床位居各类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前三位。今年1-6月我国金属加工机床累计进口增长3.3%,而平均单价同比增长31.3%,其中数控机床平均单价增长19.2%。反映出市场需求结构在不断升级。作为最终精密加工的磨床连续成为进口大户,始终排在各类金属加工机床进口的第二位。

  近几年,磨床行业企业创新不断,磨床产品的数控化率及利润率也在逐年上升,有多个产品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的多个奖项,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档数控磨床进口也在攀升。以汽车行业为例,国内多家磨床制造企业已生产出了可满足汽车行业需求的数控外圆磨床、数控曲轴磨床和数控凸轮轴磨床等品种,甚至于国产数控随动磨床也已面世,并且都已进入了市场,但其总量很小,且并未能够进入汽车行业主流的生产线应用。而进口磨床中近三分之一是用于汽车行业及为汽车行业配套的企业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我们的产品在适用性、可靠性与精度稳定性上与国际水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纵观进口高端数控磨床与国内产品最大的区别,笔者认为,进口产品大多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工艺路线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载体,以制造工艺为支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磨床制造企业自身的市场定位,以行业来切入,从细节上满足需求。

  掌握用户工艺是开发好产品的基础

  国际上发展较快的机床制造企业均建立有一套完整的营销体系。营销工程师首先应具有专业技术背景,可以使客户对产品有全面的了解,同时可以对客户的需求以比较专业的眼光进行分析,反馈给技术部门,便于及时得到技术部门的强力支持。营销工程师还须兼顾扎实的人际交流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可以对客户进行一定的分析,找到潜在的突破点。技术部门则根据企业的市场定位及产品研发方向,并结合用户行业的工艺路线,对产品进行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并从提供单一机床向提供全套生产线和解决方案转变。以德国勇克公司为例,2010年勇克公司向中国用户提供的磨床业绩增长超过了400%,主要增长的来源是外圆磨床(含曲轴磨床、凸轮轴磨床),主要用户则是汽车行业。在2003年前后,该公司接的主要是单台机床订单,一条生产线上只有一台该公司的机床,但近两年,客户购买多台勇克公司的机床就可以形成生产线,可完成多功能高效复合磨削,再配上自动化装置,使生产线达到最高效率,成线技术及全面解决方案成为了勇克公司的技术优势之一。勇克的另一个技术优势则体现在细节之处,勇克设备80%的组件基本是模块化的,因此在设备订单最终确定之时即可开始设备制造,从而有效缩减制造周期。这些优势使得勇克公司成为了中国市场上的“大赢家”。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