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增长将处于一段较长时间的低迷期和结构大调整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难以消除。罗百辉认为,依靠扩大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已经不可持续。国内经济正进入一个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由重视数量增长向更加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转折期。
“我国模具钢材企业面临两大机遇和两大挑战。”罗百辉指出两大机遇,一是今后十几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成效显著,以及国家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给我国模具钢材企业创新发展带来的机遇。二是我国模具钢材企业近几年装备现代化和企业软实力的增强,为扩大国际市场特别是进军发展中国家市场,实施国际化经营带来了新机遇。模具特殊钢的特殊用途性质决定了要真正做强做大必须走专业化精品和国际化市场规模的发展之路。
目前,使用模具钢材的下游汽车、家电、医疗器械、LED、电力、机械等行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最近出台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为模具钢材需求提供了新的亮点,对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些都给模具钢材行业带来了新市场,给模具钢材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两大挑战,一是企业联合重组能否真正实现生产要素资源(人才、资金、先进设备)配置效率的提高,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二是面对资源环境制约能否实行绿色制造,建设生态文明工厂的挑战。
罗百辉表示,目前我国模具钢材行业面临着区域分布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等问题。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操作能力、市场开发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和影响模具钢材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瓶颈”。加之模具钢材企业自身投入能力有限,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相对缺乏,我国模具钢材产业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据了解,2012年我国模具钢材棒材生产线新投产6条,共新增产能630万吨,一半处于产能待释放状态,一半处于排产不满状态。由此可见。模具钢材行业已经出现产能集中投放的局面。对此,《全球模具配件大全》编委苏江武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模具钢材市场有所好转,企业也很难实现好的效益。”
数据显示,2012年模具钢材规模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1月~9月份实现销售利润总额4.7亿元,比去年降低97%;利润率仅为0.87%。9月份,31家主导企业亏损13.3亿元,亏损企业24家,亏损面达77%,比8月份上升48个百分点,比去年9月份上升32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模具钢材行业的结构调整仍然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