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铸造网讯(周帅/文),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紧紧抓住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推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以加快构建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技术合作、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引导技术创新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有力推动了全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落实政策,营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环境
政策是航灯,更是主心骨。山西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充分发挥政策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有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省科技厅等四部门《关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实施意见》和省经信委《山西省“十二五”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把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作为工作重点,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结合我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际,各地相继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配套措施,努力为中小企业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科学谋划,确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新思路
全省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科学谋划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针对企业实际,着力在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产学研技术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培育,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等方面“对标一流”,提出新思路,积极开展工作。一是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技术升级,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三是努力培育技术研发和技术进步标杆企业,以标杆示范引导为抓手,壮大创新型企业队伍,引领全省中小企业加快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通过扎实有效地推动,目前全省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一批科技进步企业。计算机三维工业设计及控制、电子智能变频整流、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新型材料、余压低温余热发电、无砂无冒口铸造、零缺陷均质化铸造、净化水处理、造纸节能及废液处理等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得到研发。网络软件、压块活性炭、脱色活性炭、粉煤灰新材料制品、回转支撑环件、铝镁发动机缸体、机器人底座、多功能陶瓷、智能矿灯、耐腐蚀NDFEB磁钢、中药活性碘等一批新产品得到开发。晋城清慧汽车配件、山西昊业新材料、山西高科磁电、太原恒山机电、晋城利普利拓截齿、山西益鑫泰生物科技、大同新成太阳能光伏、山西普德药业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培育。
精心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
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的开展,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有效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省中小企业局制定了《关于加快山西省中小微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山西省中小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的通知》。狠抓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标一流,选准切入点,精心组织,积极开展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对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标准、申报条件、申报时间、申报材料、认定程序、工作流程及保障措施等严格把关。2012年,首批认定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28家。
各地在推进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是突出重点,树立典型,以典型引路的办法,努力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二是设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电子信息技术创新、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利用、资源与环境技术的研发和利用、生物与新医药技术的研发以及航空航天配套技术及高技术服务业的研发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中心建设。三是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增加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引导金融部门信贷投放向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倾斜。四是探索建立协调联动合作机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调合作机制,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强化服务,努力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围绕打造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我省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推荐、申请、争取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近年来,国家投资支持我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四个,分别是阳泉市不定型耐火材料技术服务平台、大同市华青活性炭技术服务平台、晋中祁县红海玻璃器皿技术服务平台、山西省中小企业监测鉴定中心监测鉴定服务平台。其中,阳泉市不定型耐火材料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积极为广大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目前,已为该市200多家耐火材料企业开展了多期专业技术培训,参训人员560人次;检测检验产品300多批次,扶持8家停产的耐火材料企业开发新产品,使其走上联合发展的路子。该平台研究开发的复相空心球制品,可广泛取代已有的刚玉和刚玉轻质制品;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发的高炉喷煤催化助燃剂项目,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排硫和废渣,生产效益得到大幅提高。
总结经验,推动企业走产学研联合发展路子
在工作中,管理部门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为中小企业服务:
一是对2011年全省中小企业产学研技术合作推进会上签约的36项重点项目,实施跟踪问效,推动形成示范效应。二是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工作,长治、阳泉、太原等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以举办新技术项目发布会、通报会、网上征集、网上发布等形式,通过参加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技术交流展览会等大型技术合作会议及走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2012年,太原市组织产学研技术合作项目对接,成功签约28个项目,投资额达6.4亿元。三是在全省推进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程,启动了企业技术难题、技术需求、技术创新专家库专家征集工作,在山西中小企业网和中小直通车上建立专家工作室,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技术诊断和咨询服务,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全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