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正在从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完全的市场经济,在这一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更的时期,厂际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企业甚至一个集团已经不可能为完成某一个产品而什么零部件都自己生产。都在谋求全社会甚至是全球的配套,实行全球采购。从产品开发、组织生产直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已经形成一千产业链,这个链有很多环节组成,缺了哪一节都会直接影响某一最终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某一环节的质量好坏,就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如一辆轿车有二三千零件,一个零件出了质量问题,整个轿车就不能出厂,出了厂也要被招回。为了保证整车的质量,随即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共同体,如:某某产品的共同体。某产品的质量共同体等等。共同体之间既是采购商与供货商之间的关系,又是合作伙伴关系。互相支持,互相依存,这种新颖的厂际关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共同的产品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那个共同体强,产品质量好,就取胜,反之就被淘汰。这种长期合作伙伴的厂际关系越来越被精明的企业家所接受。
据中国铸造网(www.zhuzao.com)记者了解,在华东铸协的成员单位之间就出现了新颖厂际关系的实例。如上海有一家外资企业,为了使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由他们出钱,请协会组织专家到他们的供货厂进行技术援助,帮助铸造厂提高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他们说我们有责任培育质量优秀的供货商,因为我们是合作伙伴。上海又一个主机厂为了稳定浙江的一个优秀供应商(这里关键是优秀供货商),在原材料涨价,供货商要求调价时,主机厂领导认为应该风险共担,只有双盈才能长期合作,所以适当调整铸件价格也是应该的,共渡难关。相反有的供货商平时质量波动,交货不及时,供需双方矛盾不断,在原材料涨价时,供货厂提出调价时,而主机厂正在考虑另外选择供货商,能维持目前的供求关系就不容易了,还谈得上什么调价不调价。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呢?这里有质量问题和领导观念问题,更有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友情,平时经常沟通,而不是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甚至过河拆桥,见利忘义。他们说规定是死的,操作是有情的,长期合作伙伴应该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共同体内只要群策群力把共同体的最终产品搞好,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另外,要提醒铸造厂,应主动与采购商保持关系。经常进厅质量和交货期的访问,发观问题及时解决或沟通,使主机厂认识你这个供应商做事很认真,可以信赖。这样遇到问题就可以商量解决了。再如,南通有一个铸造厂,长期采购江苏一个钢厂的生铁,十几年来供求关系,资金信用关系良好。铸造厂认为少不了钢厂的支持,钢厂认为这个铸造厂很有信誉,平时经常互访沟通信息,已经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生铁涨价时,他们及时协商既保证供货又在价格上适当让利,共同渡过困难时期。相反上海有家铸造厂,在生铁供应不紧张时,个别采购人员把这家钢厂不当作一回事,关系一度紧张;生铁涨价并短缺时,这家铸造厂付现款也拿不到材料。所以铸造厂与其供应商同样也是一个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综上所述,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是价格问题,更有稳定供货等其他问题,应该引起所有铸造同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