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F—RH—CSP 联工艺优化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0620
核心提示:为了打通BOFRHCSP连铸单联工艺,通过对各工序的操作、生产组织、外围条件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优化。1

为了打通BOF—RH—CSP连铸单联工艺,通过对各工序的操作、生产组织、外围条件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优化。

1铁水预处理工序优化

a.采用扩容铁包。针对铁水包装人量偏小的问题,通过扩大铁包容量,使最大装入量达到了106吨,解决了RH净空高,处理困难的影响。

b.优化喷吹工艺,缩短处理周期。提高喷吹速度,喷吹速度由原来的4.36kg/min提高到6.22kg/min,镁利用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40%,冶炼周期由原来的38.27min/炉缩短到32min/炉

C.优化扒渣工艺,严格控制脱硫站的出站[s]含量。采用双扒渣工艺将铁渣扒净,保证处理后铁水硫≤0.004%。

2转炉工序优化

a.入炉采用洁净废钢、造渣采用高质量石灰和轻烧镁球,解决了钢水过多回硫。转炉的出钢硫基本上控制在了0.010%以下,满足了CSP连铸的特性。

b.对RH钢成渣路线的研究,寻找最佳冶炼方法。

c).利用动态炼钢控制转炉终点。根据转炉炉气分析仪对炉气的分析,确定造渣材料的加入量和吹氧量,提高钢水终点控制命中率。[c]含量控制在0.03%一0.05%的命中率由原来的78%提高到87%;[P]含量控制命中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95%;一倒命中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0%;倒炉温度命中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80%。冶炼周期缩短2min。

3.RH工序优化

为了RH精炼炉正常处理,减少处理过程中的吹氧量,确保钢水质量和连铸正常浇注,对来钢条件、RH操作模式进行优化。

优化来钢温度和氧含量。的可浇性。

b.优化RH处理模式:对RH钢样和渣样分析,确定了最优的RH处理模式。改变侧吹氩气流量,分前期、中期、后期三步控制,将RH处理周期控制在3O一35rain/炉,钢水在真空室内得到充分循环,处理后期对钢水进行特殊处理,提高钢水可浇性。

c.优化RH精炼炉的外围条件。对电厂的蒸汽管网改造,使RH精炼炉的蒸汽压力稳定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加强插人管的原材料管理和维护,提高使用寿命。加强喷补,插入管的寿命由原来平均25次提高到60次,最高达到93次。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