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铸造过程中的定位方式---垫片和芯撑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22760
核心提示:有些青铜鼎和觚的圈足部位,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长方型或者十字型的孔,这就是芯撑留下的痕迹,学名叫芯撑

    有些青铜鼎和觚的圈足部位,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长方型或者十字型的孔,这就是芯撑留下的痕迹,学名叫芯撑孔;是有意识在泥芯上做出高起来的相应形状,就是为了防止泥芯与范面结合而刻意设计。芯撑紧贴在范面上,一方面避免了发生芯位偏移(也就是对范芯进行有效定位),同时也简单的解决了受力不均的漂移现象。因为芯撑是紧贴在范上的,浇铸后自然会产生芯撑孔。这是因为芯撑是直接做在芯上的突起泥块,他填补了铜液原本应该占据的位置,当脱范后这个部位自然留下的就是一个与芯撑一致的孔了。
垫片的产生也是同样的原因,所不同的是垫片都是用铜片经过简单剪裁后,用来固定在范与芯之间,也是起到固定芯的位置,保持一定的器物壁厚的;区别就在于垫片因为是铜质的,所以经过浇铸后,基本上都会被牢固的焊接在器物上;由于这些小铜片并非铸造器物时专门同器浇铸,所以基本上都只是生产作坊在浇铸其他器物时的余留残片等,因此多数时候这些垫片都会在色泽上与器物主体不一致,就是这个缘故;

一;解剖垫片玄机
      晚商、西周由于所铸器物较厚,因此垫片大多被铜液包裹,不易被发现,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工艺上不同,也使得春秋以前很多器物并不安置垫片,因为垫片使用与否,关键就在于芯是否能固定,而春秋以前更多时候使用的都是带芯头的芯,这样就可以通过芯头固定住芯,同时范也因为得到较好的固定,当然也就不存在芯的漂移问题了,因此垫片的作用和意义并不很突出。
    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则工艺发生了变化,取消了芯头这种做法,使得芯失去了有效固定,因此必须通过安置垫片来控制芯在浇铸中的漂移。这一时期的许多器物表面皆能够看见清晰的垫片痕迹,有的甚至会因各种原因,而在垫片部位呈现一个个不规则的缺孔,这是垫片脱落或者浇铸时并未能完全焊接住所致。没有芯头固定的情况下,无论是多熟练的工匠,在制造青铜器时都必须安放垫片或者做芯撑,这是上节谈到的力学和定位原因,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放置垫片或者制作芯撑,是春秋战国时期制作芯的工艺,所必须的一种必要保障,这是一种被动工艺手段和技术缺陷弥补技巧。
    对于垫片问题,我们很多时候都认为,是春秋战国这一时期必须的技术保障,其实某种层面来说,这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带有片面性的理解,我们说过制作芯的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是否需要安置垫片,春秋战国时期总体方向上是采取了无芯头的制芯工艺,因此形成较为广泛的工艺现象,就是通过安置垫片防止芯的漂移。但是我们需要注意,这只是普遍状况,但我们也看到很多春秋战国时期青铜薄壁器物,却丝毫没有垫片痕迹,对此我们认为存在某些时候工匠可能还是会采用带芯头工艺来制作芯,这样不安置垫片就属于正常了,因此不能武断的将垫片的有无作为判断真假的唯一依据。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