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某发明可实现电解铝节能减排目标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9780
核心提示:中国铸造网:2010年6月18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询专报》(第8期),对东北大学冯乃祥教授发明的“高

    中国铸造网:2010年6月18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询专报》(第8期),对东北大学冯乃祥教授发明的“高效节能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技术进行了介绍,该技术对电解铝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具有积极意义。现转载如下:

    采用我自主创新技术完全可实现电解铝节能减排目标一、电解铝是有色金属行业节能潜力最大的品种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产量已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到2009年底,国内电解铝产能2000万吨,当年产量为1285万吨,分别占全球的40%和35%。2009年国内电解铝耗电1822亿度,占整个有色金属行业电耗的83%,占全国发电量的5%。将所耗电力产生的排放计算在内,电解铝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总计达2.18亿吨,占整个有色金属行业的65%,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3%,因此,电解铝是有色金属产业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品种。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到2011年底,国内骨干电解铝厂直流电耗达到12500度,节电60亿度。但到2009年底,国内吨铝直流电耗平均仍为13118度。年产20万吨以上骨干电解铝厂的1500万吨产能中,达到12500度及以下的产能不到7%,按时完成规划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二、我自主创新技术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节能降耗一直是国内外铝电解行业的一大难题。经多年研究,东北大学冯乃祥教授研发的“高效节能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技术,于200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并已提出了国际专利申请。该技术通过改变阴极结构,阻挡并减缓电解槽内铝液流动,减小铝水液面波动,进而降低极距,使吨铝直流电耗降低1000度左右,对于年产20万吨电解铝厂,可降低成本近1亿元。该技术是国内外电解铝近30年来最显著的单项节能技术,是铝电解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

    一是技术成熟可靠。2008年初,重庆天泰铝业公司采用该技术,在现有168KA大型预焙槽系列上构筑三台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进行了实验。经4个月稳定运行考核,吨铝直流电耗达到12281度,比其他电解槽降低了1112度。2009年,浙江华东铝业公司在现有电解槽生产线进行了成系列的规模化试验,经过9个月运行,吨铝直流电耗达到12043度,较同系列的对比槽降低1024度,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应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的工艺技术路线。此次规模化工业试验证明了该技术成熟可靠。

    二是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如果国内2000万吨电解铝产能全部采用该技术,按吨铝节电1000度、目前国内平均发电煤耗339克标煤/度计算,可节约电力200亿度,折标煤6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30万吨;按2009年1285万吨电解铝产量计算,可节电128亿度,折标煤43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70万吨。

    三是投资少,易于实施。采用该技术进行改造,不需易地新建电解铝产能,不需对现有生产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只需在现有电解槽大修时,采用新的阴极碳块并对侧部槽内衬结构略加改造即可。根据华东铝业改造经验,在槽大修时进行改造,与正常大修费用相比,仅新增吨铝投资50元。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