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导盘球化不良、衰退缺陷的分析及控制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0820
核心提示:球墨铸铁的塑、韧性高于其他铸铁,同时屈强比相似或优于钢,但成本更低,得到广泛应用。球墨铸铁导盘易出现

球墨铸铁的塑、韧性高于其他铸铁,同时屈强比相似或优于钢,但成本更低,得到广泛应用。球墨铸铁导盘易出现球化不良或球化衰退缺陷,表征为:在银白色断口上有小黑点分布,愈往中心愈多,特严重时断口为灰黑色。分析其成因为:

碳当量。碳当量过高将使石墨球化受到影响,容易产生开花状石墨。

硫含量。硫含量太高,会大量消耗铁液中的镁和稀土,当硫含量超过0.1%,加入较多的球化剂,也不能使石墨完全球化。

镁和稀土。当铁液中两者含量低时,往往会导致球化不良。

铁液温度。铁液温度过高,会使镁和稀土含量降低;铁液温度太低,球化剂不能完全熔化和被铁液吸收。

铸件壁厚。壁厚过大,铁液在铸型中长时间处于液体,镁蒸气会上浮。此外,释放出大量的结晶热,容易使奥氏体壳重新熔化,形成非球状石墨。

滞留时间。镁和稀土会随着滞留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为此控制措施为:

1、化学成分。碳当量应控制在4.2-4.3%,硫含量应小于0.08%。

2、镁和稀土。稀土镁合金的加入量为1.6-2.2%,处理后的铁液中稀土和镁的残留量不宜过低,残留镁>0.02%,残留Re>0.02%。

3、球化温度。大导盘件,出炉温度不应高于1420℃,当铁液温度>1350℃出现球化不良或衰减,可以加球化剂;当铁液温度<1350℃,不可加,只能浇注不重要的灰铸铁等。

4、滞留时间。铁液出炉后应及时浇注,滞留时间通常不得超过20min。

5、合理设置浇注系统,确保浇注时间<20min。

(紫焰)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