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的路应该怎样走?怎样才能走的更好?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冶天工集团上海十三冶建筑分公司走出了一条符合企业发展的转型道路:就是围绕“高度”和“长度”、“速度”做文章,走出一条攀高、思长、提速的转型发展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两年来,该分公司承建的民建项目占总承包工程的80%,非冶金工业占16%,其它项目占4%,初步实现了从冶金建设到非钢市场的转型发展。 怎样做好这个“高度”?该分公司把营销的目光瞄准了高层楼群、高架桥梁工程。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分公司把有过高层建筑和高架桥梁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课题攻关小组,收集相关技术信息,总结、提炼建筑分公司的自有技术,提升、强化建筑分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当杀入到他们锁定的目标市场时,展现在客户面前的是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劲旅风采。该分公司先后承建了安庆宜景城一和二期工程、重庆钢铁设计院综合楼工程、苏州合景峰汇七期等多个民建高层项目以及安徽宣城环城道路和宣城日新高架桥工程。特别是重钢院综合楼工程,该工程以高档办公楼为主,是集住宿、餐饮、健身、娱乐、会议功能为一体的高层建筑,共27层,且工程的外装修全部为玻璃幕墙。项目部针对工程特点,提前制定了施工方案,加强学习交流,提升技术管理水平。承建此项工程为该公司向更“高”层建筑领域进军积累了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 有了建筑市场的“高度”,该分公司又把目光锁定在建筑市场的“长度”上。“长度”一词,在分公司全体员工的心中有着自己的诠释:不仅工程要越做越长,转型发展之路也要越走越长、越走越宽。安徽宣城环城道路和宣城日新高架桥市政工程是分公司在“长”字上发展的关键。宣城日新高架桥的中标实现了该分公司近年来首次承建桥梁工程的突破。此工程连接宣城市主城区和西部片区的主要干道,全场364米,主桥跨径114米,截面形式为钢箱梁,两侧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基础为人工挖孔桩施工,在技术要求上突破了分公司传统的施工技术能力,对企业又是一次新的考验。但分公司的员工们不断突破上限,以优良的施工能力赢得了业主的信赖。 该分公司在转型发展的路上有着自己的梦想:有了建筑市场的“高度”和“长度”,还希望在建筑市场上承揽的工程越来越高、越来越长。如今,他们又为企业转型发展赋予新的内容,那就是“提速”,即转型发展之路要想走的好就必须有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速度和敢为人先。他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建筑市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发展“速度”的物流建筑工程上,日前分公司又承担了常州德宝国际物流工程的施工任务。 “高度,长度,速度”,中冶天工集团上海十三冶建筑分公司正以“夸父追日”的激情,朝着企业转型发展的目标飞奔。“心若在,梦就在”。他们正把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同时又在不断追求着新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