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带钢板形不规则与工作辊热凸度的关系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7330
核心提示:在【IronSteelTechnology】2008(8)∶59~65上刊登了热轧带钢板形不规则与工作辊热凸度的关系文章,现摘译如

在【Iron&SteelTechnology】2008(8)∶59~65上刊登了“热轧带钢板形不规则与工作辊热凸度的关系”文章,现摘译如下∶

1前言

众所周知,热轧带钢的相对板形在经冷轧机轧制后并不会明显改变。而且,由于带钢在随后的冷轧道次中变簿,带钢板形的任何不规则,如带钢两侧边缘增厚或带楔形状态的单侧边缘增厚,会造成局部板形变坏。通过模拟热轧带钢轧机精轧机架中工作辊的热条件,得出了一个结论,即轧辊冷却的特定模式和带钢偏离轧机中心线是热轧带钢板形不规则的根本原因。实验数据证明了这一发现。

2轧辊冷却模式

尽管精轧机架中工作辊冷却总管的设计细节在不同的热轧机中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在几乎所有的热轧机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尤其是工作辊冷却水流量模式都是中间段最大,向两端逐渐减小,如图1所示。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某个特定的轧机条件,采用相反模式,中间段的水流量比两端低。

即使实际的冷却模式不均匀的,大多数用于精轧机设置的工作辊热膨胀模型都假定冷却中的热传递系数在轧辊长度上是一致的。同时,从轧制宽材时均匀和非均匀冷却条件的计算机模拟显示比较来看,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工作辊温度有明显的不同。

在非均匀冷却情况下,沿轧辊长度的轧辊温度分布特点之一是中心和两个边缘之间存在两个最大值。这一现象与轧制窄材的轧辊寿命结束时通常测得的“钟形”温度分布模式不同。但是,轧制宽材后的轧辊温度测量显示温度分布与预测相似。

当实际冷却水流量为非均匀时,冷却中热传递系数恒定的假设对宽材板形的预测精度有不良影响,并导致为弯辊和窜动驱动器生成错误的基准值。

为了验证冷却模式对带钢板形影响的重要性并核实计算精度,对预测的和实测的带钢板形进行比较。总的说来,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在评估和证实了非均匀冷却的影响程度后,可以考虑轧辊冷却模式的影响,以便生产出平直度缺陷最小和凸度一致的热轧带钢。

 

3偏离轧机中心线对带钢轧制的影响

单侧增厚的带钢楔形条件是热轧带钢横向板形的另一个不规则,尽管它与冷却模式无关,却与轧辊的热凸度有关。

精轧机架中正在轧制的轧件偏离轧机中心线对于任何热轧件来说都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在轧制轧件的头部和尾部时偏离范围可达25.4~76.2毫米。

为了评估这样的偏离对带钢板形的影响,对精轧机架中轧制的带钢偏离轧机中心线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向操作侧(右侧)的偏离高达127毫米。

对工作辊零热凸度和轧制20个轧件后的热凸度条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使用冷轧辊的模拟没有产生带有楔形的单侧增厚。相反,使用具有一定热凸度的轧辊进行模拟显示,偏离轧机中心线超过50.8毫米,会导致板形不对称。

4结束语

轧制宽材的精轧机架中工作辊的均匀冷却能够稳定带钢板形并改善平直度。在制定目标凸度时,带钢凸度与目标的标准偏差可以降低10%以上,平均平直度可以下降5%以上。

本文分析不应导致读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均匀的轧辊冷却对于热轧带钢轧机的所有产品都是改善板形和凸度的万能解决方案。

事实上,在轧制窄材时需要非均匀冷却,尤其是在精轧机架中在工件之间轧制时间很短时。

本文的目的是强调轧制宽材热带钢时,均匀冷却最能满足用户对产品平直度和凸度规格的要求。理想的条件是,冷却总管的最佳配置能够根据所轧制的产品选择均匀冷却模式和非均匀冷却模式。

为了减少带楔形状态的单侧边缘增厚发生率,带钢距轧机中心线的偏差应限制在+-25.4毫米之内。(火文)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