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目前世界上在恶劣外海环境中建造的最大跨度斜拉桥——金塘大桥将正式通车。在荣耀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不懈努力,参与大桥科研项目的宁波工程学院教授干伟忠就是其中一位,他潜心研究的“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钢筋腐蚀监测预警系统”被成功运用到舟山金塘大桥工程上,对该工程顺利竣工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宁波工程学院通过校地合作这一载体,投身地方重大工程建设,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小企业抵御金融危机能力,5年时间向企业推广科研成果311项,有效凝练了应用开发型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为重大工程项目解难
在服务地方上显露身手,一直是宁波工程学院的不懈追求。2003年,该学院建工分院干伟忠教授申请到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钢筋腐蚀监测设计研究”课题。2005年,这一科研成果被成功推广到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混凝土耐久性监测系统项目中,并被大桥指挥部称之为:“杭州湾跨海大桥有百年寿命的保健医生。”2006年,干伟忠向科技部申请到了重点科研项目——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钢筋腐蚀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今年4月该课题顺利结题,接着这个科研成果又被运用到了舟山金塘大桥工程上。
该校另一名教授——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专家徐金富把科研方向定在企业需求上,他研制的M16-M22六角切边模具和M4-M14内六角冲头以及制筷机切刀,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被余姚市一工厂投入批量生产后,该厂每年产值也因此增加了1000多万元。宁波天安集团承担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电力保障任务,为基地提供高压交流断路器,其中的关键部件——螺旋弹簧触指就是徐金富研制的,该弹簧触指的性能及寿命,达到并超过了国外少数国家能够生产的产品水平。
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经过多年的发展,宁波市的企业由体制改革形成的优势逐渐减退,转型升级任务排到了重要日程。以工科为特色的宁波工程学院,紧紧把握了在这个舞台上出演重要角色的机会。该学院材料研究所的邵双喜教授,面对宁波制革业环境污染严重、产品遭遇欧美等国设置的绿色技术壁垒等难题,主持了“建立低Cr(VI)绵羊革工艺及在线检测系统”,围绕皮革中Cr(VI)的产生原因、低Cr(VI)的绵羊服装革工艺及皮革化工材料的应用、在线检测系统和方法等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经产学研三方合力攻关,该成果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主持的技术鉴定。由该项目技术形成的绵羊环保型服装皮革新产品,成为宁波飞帆皮革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当年产值就达到了5600万元,出口创汇198万美元。此技术还被广东、河北和浙江省内的皮革企业应用,4年创造产值4亿多元。
长期从事材料表面改性研究的鲍明东教授,是该学院机械分院的副院长。他的科研项目“等离子体沉积纳米减磨镀层研究”,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项成果被宁海易利模具塑料厂等多家企业应用后,产品效益达8000多万元。今年1月,他与奉化市一家密封件企业签订了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为企业研制密封件材料,目前已突破了关键难题,科研课题完成后将大幅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帮助企业抵御金融危机
相关阅读:
温州电镀协会:加快推进电镀基地化生产
上海良时机械中标宝钢抛丸涂油机组项目
涂鸦涂料保护苏州河桥梁免受小广告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