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铸铁主要在印刷行业中制作印刷版。也常用于修复已磨损或加工超差的零件。
采用不同的工艺规范可获得有较高强度和硬度但较脆的铁层;也可获得强度和硬度较低但塑性好的铁层。前者可通过退火改善其塑性,后者可通过渗碳、渗氮提高其表面硬度。为提高铁层的防锈能力,常在电铸铁层表面电镀镍或铬。电铸铁工艺规范可以按第十七章镀铁所介绍的内容进行选用。通常使用的是氯化亚铁型溶液。
应该指出的是,氨基磺酸盐溶液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其工作温度较低,溶液腐蚀性小,可得到塑性好的铁层(如下1表)。向溶液中加入糖精可使铁层的内应力由l70MPa降至20MPa。该溶液在不同温度和电流密度下所得铁层的硬度见下表2。氨基磺酸盐电铁工艺规范
序号 |
溶液成分/(g/L) |
pH |
温度,℃ |
电流密度/(A/dm2) |
显微硬度HV |
l |
氨基磺酸亚铁 [Fe(NH2S03)3] 430~450 氯化钠(NaCl) 15.20 硼酸(H3B03) 30 糖精(C7H603SN) 1~2 |
2~3 |
>60 |
>5 |
400~500 |
2 |
氨基磺酸亚铁 [Fe(NH2S03)2] 420 尿素(CH4N20) 30 氟化氢铵(NH4HF2) 10 糖精(C7H603SN) 0.2 |
2.5~3 |
50~70 |
2~10 |
见表36.8 |
表2 2号溶液所得铁层的硬度
温度,℃ |
50 |
60 |
70 |
50 |
60 |
70 |
电流密度/(A/dm2) |
5 |
5 |
5 |
15 |
15 |
15 |
显微硬度HV |
360 |
240 |
240 |
420 |
390 |
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