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圆钢轧制缺陷预防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6970
核心提示:圆钢为中轧厂的常规生产品种,且生产的圆钢规格较多,涵盖Φ50~Φ150mm,跨度较大,而圆钢的表面质量要

圆钢为中轧厂的常规生产品种,且生产的圆钢规格较多,涵盖Φ50~Φ150mm,跨度较大,而圆钢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用户反馈的质量异议也主要集中在圆钢产品上。因此做好圆钢生产的调整与控制,对减少用户质量异议,促进稳定、低耗、高效的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尺寸公差超差的预防及调整方法

不圆度超差:调整进口导轮间距,经常检查导轮的夹持情况,更换磨损严重或坏死的导轮。紧固横向压板螺丝,对正孔型。如孔型对角线磨损严重无法调整时应更换。浇好轴瓦冷却水,轴瓦磨损时应及时调整压下量,紧固板销螺丝。在钢温变化或钢种调换时应及时调整K1、K2孔的压下量。局部尺寸超差:提高加热质量,减少阴阳面温差。轧件在二架轧制时,单道次过钢,紧固插刀、帽子板销的螺丝,减小轧辊弹跳量。

耳子的预防及调整方法

双面耳子:增加K2孔的压下量或减少K1孔的压下量;调整K1进口导轮的间距至合适位置。单面耳子:调整进口导轮对中孔型;更换单侧磨损的K2孔。波浪耳子:紧固K1进口的引导盒或横梁,辊道上的定位插棒要与K1进口成直线,拉钢时应拉到位,并在轧件咬入后刹停送钢辊道。

擦伤的预防及调整方法

更换K1或K2孔已粘结金属的下卫板、K3进口导板,使用前把卫板及导板表面打磨光滑,垫高K2出口的托轮,轧制大圆钢时K2托轮两边要用螺杆垂直固定牢固。K1进口导轮坏死的则更换;如翘皮卡牢的则清除,并检查导轮,擦痕严重应更换导轮。调整K1孔余量过小的出口导板和卫板至合适位置。

折叠的预防及调整方法

参照孔型设计结合实际生产及孔型磨损情况,合理分配各道压下量,消除轧件耳子;调整或更换使轧件产生擦伤道次的导板和卫板。调整产生倒钢或刮丝道次的进口导板至合适位置(重点控制8、11、K5、K3孔)。打磨或更换侧壁磨损严重已产生台阶的孔型。

结疤(翘皮)的预防及调整方法

更换掉肉的孔型或被轧件黑头压坏的孔型(一般出现在10、11、K5、K3孔)。修补或更换破损的“S”形滑板,用磨光机打磨焊疤使之光滑,避免“S”形滑板破裂或焊疤刮伤轧件。

拉丝的预防及调整方法

调整该道次进口导板至合适位置(重点控制K3孔)。更换侧壁磨损严重的孔型(重点控制11、K5、K3孔)。

辊印的预防及调整方法

禁止喂入黑头子钢,更换被黑头子钢压坏的孔型。减轻卫板固定重锤的重量,更换头部与孔型接触不良的卫板,沟痕较深时应更换孔型。

凹坑的预防及调整方法

用砂轮或角向磨光机打磨因轧件打滑造成搭铁的孔型,无法打磨时应更换。打磨或更换有凸出物的K1进口导轮。成品前三孔轧件尺寸过小时,应放大其尺寸(一般在轧制Φ85mm以上圆钢时出现)。

裂纹的预防及调整方法

用角向磨光机打磨起筋的粗轧孔型(重点控制6、8、10道中辊),如无法打磨则换辊。提高加热质量,减小轧件阴阳面温差,控制好轧制节奏,温度过低时待温。把好原料关,制定合理的加热速度。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