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1.6%Si无取向硅钢粗轧过程中板坯翘头原因分析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8050
核心提示:生产合格冷轧硅钢片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热轧能够提供合格的原料。这样,热轧硅钢能否顺利生产,就成为制约冷轧

生产合格冷轧硅钢片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热轧能够提供合格的原料。这样,热轧硅钢能否顺利生产,就成为制约冷轧硅钢生产的一个重大因素。无取向硅钢,特别是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在粗轧过程中常发生轧件翘头现象,这不仅造成下一道次的咬入和导位调整困难,甚至可能引起卡钢、缠辊等严重事故,从而影响轧机作业率及产量。此外,头部翘曲也影响产品质量,增加切头损失。

轧件的头部弯曲主要有2种形式——翘头和下扣。弯曲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金属流量不均匀,亦即变形不均匀造成的。导致轧件变形不均匀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辊面线速度、摩擦力、轧制线高度、轧件入口厚度、道次压下率等。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轧件厚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这个因素对轧件头部弯曲的影响规律对于普通钢和无取向硅钢来说是截然不同的。

经过研究分析后发现,无取向硅钢不同于普通钢的头部翘曲规律是由于相变引起的。

普通钢在粗轧过程中一般都是奥氏体轧制,不考虑相变的影响。无取向硅钢与普通钢相比,其碳质量分数较低而硅质量分数较高。较少的碳和较高的硅会缩小奥氏体相区,亦即提高相变温度。较低牌号的无取向硅钢,其相变温度甚至可在1000℃以上。

无取向硅钢的粗轧过程其温度范围一般处于950~1160℃区间。由于无取向硅钢的相变温度高,所以在粗轧阶段,板坯就有可能局部性地进入双相区。对双相区而言,由于铁素体属于体心立方结构,层错能高,变形过程中容易发生交滑移,扩散系数大,动态回复比奥氏体快,所以在相同的变形速率和温度下,铁素体比奥氏体的变形抗力要低,因此在进入两相区后,变形抗力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必然要发生变化,相应的,其变形规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由于相变的介入,使得无取向硅钢在粗轧过程中具有不同于普通钢的头部翘曲规律,则应通过以下措施来加以调整:1)保证无取向硅钢的在炉时间,以尽量减少板坯出炉后的上下表面温差;2)考虑相变对变形抗力的影响,优化其轧制数学模型。(子云)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