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胶螺杆简介与影响塑化质量之主要因素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9580
核心提示: 射胶螺杆之功能: 加料、输送、压缩、熔化、排气、均化 螺杆之重要几何尺寸: 螺杆直径、进料段、压缩

 射胶螺杆之功能:
 加料、输送、压缩、熔化、排气、均化

 螺杆之重要几何尺寸:
 螺杆直径、进料段、压缩段、计量段、进料牙深、计量牙深
  
  螺杆直径(D)
 ·与所要求之射出容积相关射出容积 = 1/4π·D2·(射出行程)·0.85
 ·一般而言,D2与最高射出压力成反比
 ·D愈大,押出率愈大;Q ≒ 1.29D2HmNr·60/1000   (kg/ Hr)
 
 入料段
 ·负责塑料的输送、推挤与预热
 ·应保证入料段结束时开始熔融,预热到熔点。
 ·固态比热↑、熔点↑、潜热↑,加热到熔点需热多,入料段应长固态热传导系数↓,传热慢、塑料中心温升慢,入料段应长预热↑, 入料段可短。
 ·结晶性料最长(如:POM、PA);非晶性料次之(如:PS、PU);热敏性最短(如:PVC)。
  
 压缩段
 ·负责塑料的混链、压缩与加压排气,通过这一段的原料应该已经几乎全部熔解,但是不一定会均匀混合。
 ·在此区域,塑料逐渐熔融,螺槽体积必须相应下降,否则料压不实、传热慢、排气不良。
 ·对非晶性塑料,压缩段应长一些,否则若螺槽体积下降快,料体积未减少,会产生堵塞。
 ·结晶型塑料实际上非全部结晶(如 PE:40~90%结晶度,LDPE: 65%结晶度),因此目前压缩段有加长的趋势。
 ·一般占25%螺杆工作长度。
 ·尼龙(结晶性料)2~3圈,约占15%螺杆的工作长度。
 ·高黏度、耐火性、低传导性、高添加物,占40%~50%螺杆的工作长度。
 ·PVC可利用占100%螺杆的工作长度,以避免激烈的剪切热。
 
 计量段
 ·理论上到计量段之开始点,料应全部熔融,但至少要计量段 = 4D,以确保温度均匀、混链均匀。
 ·计量段长,则混链效果佳;计量段太长则易使熔体停留过久,而产生热分解;太短则易使温度不均匀。
 ·一般占20~25%螺杆工作长度。
 ·PVC热敏性,不宜停留过长,以免热分解(可不要计量段)。

 进料牙深、计量牙深
 ·进料牙深愈深,在进料区之输送量愈大,但需考虑螺杆强度。
 ·计量牙深愈浅,塑化之发热、混合性能指数愈高,但需防范塑料烧焦,(计量牙深太浅,则剪切热↑,自生热↑,温升太高,尤其不利于热敏性塑料。)                 
 ·计量牙深 = KD = (0.03~0.07)D-  D ↑,K 选小; D↓,细长比 ↑,热稳定性差之塑料,K 选大

 影响塑化质量之主要因素:

 细长比、压缩比、背压、螺杆转速、电热温度设定。
 细长比
 ·细长比=螺杆工作长度/螺杆直径。
 ·细长比大,则吃料易均匀,但容易过火。
 ·热稳定性较佳之塑料可用较长之螺杆,以提高混链性而不虑烧焦;热稳定性较差之塑料,可用较短之螺杆或螺杆尾端无螺纹。
 ·以塑料特性考量,一般细长比如下:

塑 料 特 性 细长比
热固性 14~16
硬质PVC、高黏度PU等热敏性 17~18
一般塑料 18~22
PC、POM等高温稳定性塑料 22~24

·以混色能力考量,一般细长比如下

细长比 混色能力
12~16 以染好颜色之胶粒成型为宜,避免色差发生。
16~18 以色母在料管内混链、染色、成型质量均匀,色差不良较小。
20~24 用色料在料管内混链染色、分散性均匀,对成品物性有较佳的保护作用。

压缩比
·压缩比=进料牙深/计量牙深
·考虑料的压缩性、装填程度、回流、制品要密实、传热与排气。
·适当的压缩比,可增加塑料之密度,使分子与分子之间结合更加紧密,有助于减少空气的吸入,降低因压力而产生之温升,而影响输出量的差异,而不适当之压缩比将会破坏塑料的物性。
·压缩比值越高,对塑料在料管内塑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升越高,对胶化中的塑料产生较佳的混链均匀度,相对的出料量大为减少。
·高压缩比适于不易熔塑料,特别具低熔化黏度、热安定性塑料。
·低压缩比适于易熔塑料,特别具高熔化黏度性,热敏性塑料。
 
 背压
·增加背压可增加螺杆对熔融树脂所做的功、消除未熔的塑料颗粒、增加料管内原料密度及其均匀程度、减少射出收压和翘曲等问题。
·背压被运用来提高料管温度,其效果最为显著。
·背压过大,对热敏性较高的塑料易分解;对低黏度的塑料可能会产生"流鼻"现象。
·背压太小,射出的成品可能会有气泡。
 
 螺杆转速

·螺杆的转动速度直接影响塑料在螺旋槽内的切变。
·小型螺杆槽深较浅,吸收热源快速,足够促使塑料在压缩段时软化,螺杆与料管璧间的磨擦热能较低,适宜高速旋转,增加塑化能力。
·大型螺杆则不易快速旋转,以免塑化不均及造成过度摩擦热。
·对热敏性较高的塑料,射胶螺丝转速过大的话,塑料便会很容易被分解。
·通常各尺寸之螺杆有一定之转速范围,一般转速 100~150 rpm太低,则无法熔化塑料;太高,则将塑料烧焦。
·目前最大表面速度1m/sec为限,对剪切敏感材料,低于0.5m/sec。

 电热温度设定

·使滞留于料管及螺杆内之冷硬树脂熔融以利螺杆之转动,提供树脂获得熔融所需的一部份热量。
·设定比熔胶温度低5~10℃(部份由摩擦热能提供)
·喷嘴温度的调整也可用来控制流涕、凝固(塞头)、牵丝等问题。
·结晶性塑料一般温度控制:

塑料种类 料管温度℃ 喷出料管温度℃ 射出压力Kg/cm2
HDPE 210℃后降温呈180℃操作 200~220 500~1,500
PP 200~270 210~280 400~1,000
PA6 225~280 240~280 700~1,000
PA6/6 260~280 270~310 600~1,500
DELRIN 180~200 190~220 800~1,100
鸠拉康 220~270 230~280 400~1,000

·非结晶塑料:

塑料种类 料管温度℃ 喷出料管温度℃ 射出压力Kg/cm2
PS 180~240 190~260 400~1,300
ABS 200~230 200~240 800~1,500
PMMA 180~220 200~230 700~1,500
PC 260~310 280~320 800~1,500
变性PPO 240~280 250~300 850~1,400
硬质PVC 165~185 175~195 1,000~1,500

注一:以上均是以不添加玻璃纤维的非强化塑料为标准。
注二:管内之熔胶温度通常高于管外控制的温度,从喷嘴出料温示之。

一般塑料性质与成型作业之关系

PE料

 属流动性良好、热安定性佳的塑料,但分子配性强容易变形,高密度PE料有明显的结晶化温度,最好增大射出速度。对厚肉制品而言,增快射出速度尤为重要:可改良制品的表面光泽、防止翘曲、减少成型收缩率等。因此,螺杆设计及止逆配备尤需精密,若有损耗及伤痕,加料时会产生渐慢现象。(因塑料逆流而产生射入模具的量减少,熔料倒回于计量部,使进料段的新料滞留,造成新陈代谢失效,因而形成成型品质量不坚实,缩水度强,不良率高的现象。)

 PP料

 属流动性良好塑料,近似PE料。PP料从280℃附近会开始劣化,所以加热温度宜在270℃以下操作,其分子配向性很强,在低温成型时,易因分子配向而翘曲及扭曲,宜注意。

 PA料

 俗称尼龙料,其黏度对加热温度敏感性高,亦是吸湿性大的塑料,所以射出温度及干燥温度须高。塑料在未达干燥程度绝对不可放入熔胶筒内,因带水份很强而易于卡住在加料段的杆槽里,形成入料困难的现象。成形时,在射嘴处最易冷却,倘在冷却时增大射出压力操作,易致使止逆阀破裂,所以射嘴处之温度控制必须适当。为防止塑料因加料溢入模具,宜用有控制性的射嘴。在换用其它塑料进行射出时,应注意原尼龙加热温度是270℃以上,而一般料加热温度只在200℃左右即行运作,因此必须加热融胶筒至尼龙加热温度后再行运作,否则易使螺杆之止逆阀与分胶头折断。因尼龙料属高温时流动性佳的塑料,本身不易熔解,熔解后又易冷却凝固,必须注意成型方法方能产生良好效果。 

 POM料

 俗称塑料钢,易起热分解,宜注意成型时的温度管理,POM料不可在熔胶筒内滞留过长时间,否则易过火、黄色化。熔化后的气体很浓,射嘴及法兰的各部接触点最易腐蚀,宜用好的材质。

 PBT料

 和PET同属饱和性聚酯类,具熔融度高、成型性良好、结晶性迅速、固化速度快的特性。熔胶筒温度宜控制在230℃~270℃,模温宜设定在40℃~90℃。欲得光泽良好的表面时,宜升温,必要时需进行充分的预备干燥。所需射出压力约在500~1300kg/m2。

 PS、AS、ABS一般料 

 属乙烯类,乃一般普通料,这些料较易成型。唯ABS常用于镀金品,其注意事项如下:(1) 熔胶管温度宜高,约220℃~250℃;(2) 射出温度宜慢(用二次加压法)、射出压力宜低;(3) 不可用离模剂;(4) 不可有收缩下陷及熔接线之流痕;(5) 成品表面不可有创痕。

 PC料 

 此料熔融黏度高,射出压力大,管内温度过高或滞留时间久时,易起热分解、变色及降低物性,须注意模温以85℃~120℃为准。对厚的成品尤其不易成型,因成品易生残留应力,会造成日后破裂,因此宜用粉末状的矽利康作离模剂,勿用液状离模剂。

 PMMA料

 俗称压克力料,此料特性是韧性强、料流不良,宜在低温成型。转速宜慢,使管内不起温升。设计模具时宜加大浇道、应加大射嘴孔。压克力成型属技术性加工成型,操作时须闢净室以隔离灰尘、漏斗宜清洁、取模宜轻巧、带白手套等以保持干净。

 硬质PVC料 

 此料最易烧焦、产生酸性气体,所以管内温度宜取170℃-l90℃加热,应避免 200℃以上高温加热,模温取50 ℃-60 ℃。塑料滞留时间宜短,以最慢转加料法使管内不升温度,以慢射出法使气体可排出于模体。模具排气孔宜大,螺杆需加电镀、不必用止逆装置、射嘴孔应加大、每次需射到底,使不含滞料在管内。停止操作时,须把温度慢慢降低,一直操作至不良成品时促使内部滞料全部射出。

 含玻璃纤维的塑料

 含玻纤塑料的流动性低于非强化树酯,所以常增加熔胶筒加热温度与模温及射出压力等以方便成形。同时模具的浇口、横浇道、浇口等的尺寸,也须大于一般塑料。成型收缩率甚小于非强化树酯,呈方向性的流动,所以浇口方向宜设法减少配向所致的不良影响。成型品的结合线强度常低于其它部份,在设计制品模具时需加注意,宜于熔接处增设排气孔,使不致包风。模具各部份(特别是浇口部)或螺杆组件,熔胶管等磨耗很快,宜注意材质及表面的硬度处理。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