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1Cr18Ni9Ti 的熔炼工艺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0830
核心提示:ZG1Cr18Ni9Ti不锈钢虽然是一种最常见的铸造不锈钢,但由于含有活泼金属元素钛,熔炼时很有可能在铸件表面出现

ZG1Cr18Ni9Ti不锈钢虽然是一种最常见的铸造不锈钢,但由于含有活泼金属元素钛,熔炼时很有可能在铸件表面出现一些密集的气孔、夹渣.

含钛的奥氏体不锈钢是熔炼工艺难以掌握的钢种之一,加入钛,有利于消除和降低晶间腐蚀趋向,也是这个钢种中必不可少元素.一般情况下,钢水在熔炼过程中将被氧化,各合金元素的氧化物多数不溶于钢水而转入炉渣中,在钢水中还残留有少量悬浮物[3].就产品产生缺陷的现象看,我们分析认为属于加入金属钛后,钛与钢水发生反应的产物没有及时排出所致;另外,同时还伴随有气孔,说明脱氧不够充分.

因此,采取相应措施加速反应生成物的排出、强化脱氧操作,是解决此类渣气孔的有效办法.钢水在熔化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细小的非金属夹杂物,它们比钢水的密度小,在钢水中有上浮的趋势.但由于钢水有一定黏度,使得夹杂物上浮的速度受到影响.夹杂物上浮的速度与其颗粒尺寸的平方成正比,与钢水及夹杂物的密度差成反比,与钢水的黏度成反比.因此,提高钢水温度使黏度降低,将会有利于夹杂物的上浮.

其次,钢水的脱氧制度,对钢水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意义[5].目前所采用的脱氧方法为复合脱氧,即:先沉淀脱氧→扩散脱氧→纯铝终脱氧.据资料介绍,在熔炼钢的温度下,各元素对氧的亲和力由强到弱大致可以排列如下:铈、锆、铝、硼、钛、硅、钒、锰、磷、铬、铌、钨、钼、铁、硫、钴、镍、铜.虽然,铝与钛相比,其对氧的亲和力较强,但由于加入纯铝进行终脱氧后,再加入金属钛、打渣、出钢,至浇铸完成的时间拖得较长,有7~10min,因此,纯铝脱氧的作用会被减弱,最后加入的金属钛会被严重氧化形成夹杂物进入钢水.所以,在浇注过程中应采取补充脱氧的措施,这样有利于保护钛不至于过分氧化.

在熔炼ZG1Cr18Ni9Ti不锈钢时,为了减少反应性渣气孔的产生,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适当提高熔炼温度,断电静置打渣,采取“高温出炉、低温浇铸”的原则.

2)金属钛加入时,采用插入法加入,减少钛的氧化.

3)尽量缩短加钛后至钢水浇注完成的时间,浇注中途适当补充脱氧.

(来源:青岛理工大学)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