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取向电工钢板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以及其它电器部件,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软磁合金,要求低铁损、高磁感等优良的磁性能,而磁性能又与化学成分、内部组织结构、第二相数量和分布、织构分布和内应力等因素有关。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工艺作为新兴的工艺流程,结合了纯净钢冶炼、板坯直轧等先进技术,关于采用CSP(TSCR的一种)流程生产无取向电工钢的组织结构、磁性能的研究还属空白,本文针对采用CSP流程生产的3种不同(Si+Al)含量的无取向电工钢,研究了CSP流程生产无取向电工钢的热轧板和冷轧板组织形貌、织构演变、热轧板中第二相粒子分布以及成品的磁性能。
CSP流程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均为比较粗大的等轴铁素体晶粒,由于组织遗传作用,成品晶粒尺寸较大,从而降低了成品的铁损。CSP流程生产的3个牌号的电工钢中MnS和AlN等第二相的平均尺寸在150nm左右,随(Si+Al)含量的增加,第二相的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CSP流程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B50较传统流程有较大的提高。(东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