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的成材率受外部因素,用户的特殊要求按负偏差或正偏差的要求,以及工艺水平的限制,会有所降低,为此提高钢筋成材率的措施为:
1降低烧损率
1)提高坯料热送热装比率
热送热装比率达到90%以上,使高温钢坯在空气中停留时间控制在15min内,炉内加热时间控制90min以内。
2)采用低温轧制技术
出钢温度950-1050℃,即节约能源,又减少烧损
3)始终保持炉内气体压力为微正压(不大于50Pa),使加热炉在还原性气氛下加热钢坯。
2降低切损率
1)改进工艺,提高坯料单重。由原来使用的150×150mm改为160×160mm坯,降低头尾相对切损率。
2)开展设备技术攻关,提高飞剪的剪切精度。使粗轧后飞剪切头尾长度控制在50mm以内,中轧后飞剪切头尾的长度控制在100mm以内。
3)严格各道次的料型、堆拉关系,保证上冷床钢材长度为倍尺,冷床后500t冷剪的切头尾控制在500mm以内。
3降低中间轧废率
1)加强对上线导卫和轧机的预装检查,确保上线合格率。
2)杜绝低温钢(不大于950℃)的轧制。
3)冷床后冷剪剪切产生的非定尺产品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收集包装,杜绝将4-9m的非定尺材剪切或抛弃。
4推行负偏差轧制,最大限度提高负偏差收得率
1)优化成品孔及成品前孔的孔型设计,按负偏差要求设计孔型。
2)对轧机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将轧机弹跳、轴向窜动调整控制在最小值,以更精确地按负偏差尺寸组织生产。(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