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NO3-HF混合酸中酸洗经加工氧化的奥氏体不锈钢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6770
核心提示:处理不锈钢和其他高性能合金包括几个阶段。轧制后决定材料的形状,退火后决定显微组织,而酸洗后决定表面状

处理不锈钢和其他高性能合金包括几个阶段。轧制后决定材料的形状,退火后决定显微组织,而酸洗后决定表面状态。因此,必须使酸洗处理满足合金成分的需求并作为较早的处理步骤。对酸洗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处理是退火,但轧制操作带来的表面缺陷也是一个影响。酸洗可以包括几个步骤,最终通常是在HNO3和HF的混合酸中进行化学酸洗。一个良好的酸洗表面应具有高的耐腐蚀性,并且在不进行过酸洗时表面无氧化物。过酸洗的表面可能会模糊和多孔,这样会促使灰尘沉积。在混合酸中进行最终的酸洗前采用的方法包括喷丸清理、盐浴处理和电解处理,主要目的是缩短最终的酸洗处理。

Outokumpu不锈钢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研究了产品退火过程中氧化物的形成以及随后在混合酸中的酸洗特性曲线。目的是描述所形成的氧化物的特征和了解酸洗的机理以及氧化物性质对酸洗动力学的影响。研究了8种不同的全部在生产线上退火的奥氏体不锈钢AISI301、304L和309L。结果发现:经冷轧的氧化物(在退火过程中形成)是薄的(<1μm)、稠密的,以多层方式形成。经热轧的氧化物(在再加热、热轧和退火过程中形成)是厚的(>1μm),在厚度和成分上较不均匀。氧化物下的贫铬层(CDL)的溶解速率是过酸洗速率的最重要因素。酸对氧化物的渗透性和氧化物剥落的趋势也是影响酸洗动力学的重要因素。在冷轧材料上形成的稠密的氧化物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酸进入贫铬层。热轧材料上形成的氧化物是多孔的,不能提供这样一个屏障,但是它们比较厚,所以比较难去除。热轧材料酸洗前进行喷丸清理可以改善酸洗情况,因为可使氧化物变薄,同时还可以改善渗透性和提高酸洗过程氧化物剥落的趋势。(心远)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