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炉炼钢的熔化期的操作(之一)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1300
核心提示: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从通电开始到炉料全部熔清为止称为熔化期。熔化期约占整个冶炼时间的一半,耗电量要占

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从通电开始到炉料全部熔清为止称为熔化期。熔化期约占整个冶炼时间的一半,耗电量要占电耗总数的50~60%。所以加速炉料的熔化是提高产量和降低电耗的重要途径。

熔化期的任务是在保证炉体寿命的前提下,以最少的电耗将固体炉料迅速熔化为均匀的液体。及早地造成一定碱度的熔渣,以稳定电弧和提前去除钢中部分的磷和其它杂质。此外,有目的地升高熔池温度,为下一阶段冶炼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也是熔化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炉料的熔化过程:

    送电开始后,就是熔化期的开始,炉料的熔化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弧阶段。送电后,电极下降,当电极端部距炉料有一定的距离时,由于强大电流的作用下,中间的空气被电离成离子,并放出大量的电子而形成导电的电弧,随之产生大量的光和热。起弧阶段的时间较短,约为3~5min,但常出现瞬时短路电流,电流一般不稳定,并造成了对电网的冲击,因此,为了限制短路电流,稳定电弧,此阶段一般使用有电抗的电压级,等电弧较稳定后,及时地撤除电抗。

    第二阶段:穿井阶段。起弧后,在电弧的作用下,电极下的炉料首先熔化,随着炉料的熔化,电极逐渐下降并到达它的最低位置,这就是穿井阶段。一般说来,极心圆较大的电炉往往在炉料中央部位,电极把炉料穿成比电极直径大30~40%的三口小井,而极心圆较小的电炉三相电极间的炉料几乎同时熔化,一开始便容易形成一口大井。

    穿井阶段经常发生炉料倒塌,电流、电压极不稳定。配电柜上电弧电流、电压表指针激烈摆动。此时由于电弧下钢液的蒸发(铁的沸点2857℃)并氧化,生成 的微粒,以红褐色的烟尘从电极孔冒出。

    第三阶段:电极上升阶段。电极“穿井”到底后,炉底已形成熔池,随着电极周围炉料的熔化,并逐渐向外扩大,熔池液面不断扩大上升,电极也相应向上抬起,这就是电极回升阶段。当炉内只剩下炉坡、渣线和其他低温区附近的炉料时,该阶段即告结束。此时,由于有一定的炉渣保护,金属蒸气显著地减少,烟尘的颜色由深褐色变为淡褐色。

    第四阶段:熔化低温区炉料阶段。炉料被熔化四分之三以后,电弧已不能被炉料遮敝,三个电极下的高温区已连成一片,只有在远离电弧的低温区炉料尚未熔化。此时,如有氧气时进行吹氧助熔,无氧气时要用钩子将炉料拉入熔池,以加速熔化,既可节省熔化时间,又降低了电能消耗。此时,若长时间采用最大功率通电,电弧会强烈损坏炉盖和炉墙。

(钢讯)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