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自动化所参研“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6210
核心提示: 导读:我国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是完全自主研发,从零起步,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资料。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该

 导读:我国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是完全自主研发,从零起步,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资料。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参研单位之一,承担着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
  
  7月28日,从太平洋海试现场传回振奋人心的消息,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参与研制的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成功突破4000米、5000米大关之后,第三次在海底5143米进行科研作业获得成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成功也标志着我国继美俄日法之后,已成为世界第五个具备5000米级载人深潜能力的国家,也将为明年冲击世界纪录的7000米海试奠定基础。
  
  载人潜水器项目是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于2002年底立项,2003年正式启动。此次海试,“蛟龙”号成功完成了3次下潜,其中2次深度超过5000米,最深达到5143米,超过了2010年在南海海试时的记录3759米,使我国在深海潜水装备研制能力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我国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是完全自主研发,从零起步,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资料。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参研单位之一,承担着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是载人潜水器的“大脑和中枢神经”,它采集载人潜水器上操作面板的操作指令及各种传感器的信息,通过控制系统的分析和判断,输出指令控制各种执行机构,使潜水器完成各种动作,同时又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存储以及在人机界面上进行显示,为潜航员和指挥员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两年来,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共15人次参加项目海试,保持在船人数4人以上,报名参加下潜的试航员2人。这些同志经常是长年累月工作在海上,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舍小家而顾大局。
  
  此次5000米级海上试验成功创造了我国新的载人深海潜水记录,是我国载人深潜事业的重大成果和重要里程碑,对有效开发海底矿产资源、和平利用海洋、提升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科研人员将继续参与该项目,为实现下一个科研目标贡献力量。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